來源:新民晚報 2012-08-06 11:57:24
孩子要讀書了,父母會擔心,孩子能否跟得上小學的節(jié)奏,能不能習慣小學的作息。但是,你是否想過,六歲的小小稚童,也會有自己的焦慮?浦東教育發(fā)展研究院教研員、兒童心理學專家李繼文和上海浦東新區(qū)金囡幼兒園保教主任劉嵐,提醒爸爸媽媽,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心事。
焦慮1:沒有時間觀念
對很多剛剛上學的孩子來說,時間和日程表仍是模糊的概念。有些孩子總是沒有辦法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做自己所安排的事,這也成為他們挨批評的原因。
劉嵐建議,家長可以讓孩子帶著手表來上學,幫助孩子培養(yǎng)時間觀念。在家,家長也可以訓練孩子認知時間的能力,比如,和孩子約定多長時間完成一件事情,如果完成了,就給他鼓勵,逐步讓孩子明白,如果能夠合理安排好時間,我可以做很多事情,我會發(fā)揮很大的能量,我會有很愉快的體驗。
焦慮2:害怕新環(huán)境
李繼文認為,孩子進入一個新環(huán)境前,一定要讓孩子有一種安全感。所以家長不妨多跟孩子聊聊小學生活中一些比較愉快的事情,不要讓孩子覺得,從游戲狀態(tài)進入學習狀態(tài),會是一件很累的事情。
家長也可以給孩子舉行一個儀式,讓孩子為即將上小學這件事感到自豪。節(jié)目現場,源源媽媽分享了自己的做法。女孩源源剛上學那會,考試考了80分,看到班上有兩名同學考了100分,源源悶悶不樂。這時,媽媽告訴她,“本來你一點也不會的時候是0分,現在是80分了,這個分數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我覺得很好!你再努力一點,你也會100分的!”媽媽的及時鼓勵,讓源源始終帶著積極的情緒去面對壓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