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2-06-28 17:28:52
三、公辦幼兒園“零門檻”公平招生遭遇現實困境
從拼爹、拼房、拼票子到“零門檻”的公平公正公開招生,教育部門和幼兒園可謂是煞費苦心。但是,這個理想愿景在現實中有沒有可操作的空間?眾多專家和教育界人士表示,把義務教育階段“電腦派位”招生引入學前教育是一個發(fā)展的趨勢和方向,但是當前還缺乏可行性,要逐步實現。
困境一:取消機關辦幼兒園阻力大。
黨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辦幼兒園,為的是讓本單位職工安心工作。另有少量由教育行政部門主辦的,作為“示范園”。改革開放之后,企事業(yè)單位剝離“小社會”,紛紛關停了幼兒園,或者轉制為民辦。而教育部門和黨政機關由于有財政經費保障,不僅保留幼兒園,而且越辦越高級。在廣東,評上最高等級“省一級幼兒園”的,幾乎全是公辦幼兒園。
廣州市教育局副局長江東坦言,要改變這個現狀需要協調多個部門,并不是教育部門一家所能決定的。
困境二:布局不均衡,公辦園派位面臨操作難。
廣州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教育工作者說,如果按就近入園原則實施按地段“電腦派位”,基礎條件必須在劃定的每個區(qū)域內都有一至兩所的公辦園,但是現實情況是,公辦園往往集中在某幾個區(qū)域,布局相當不均衡。
據了解,深圳市公辦幼兒園占所有幼兒園的比例僅4%,廣州不到30%,北京、上海不足50%,而且大量集中在城市中心區(qū)。
困境三:缺乏剛性法律法規(guī)保障執(zhí)行。
深圳梅林一村幼兒園園長姚藝說,學前教育并不同于義務教育,沒有法律對招生明確規(guī)范。即使有教育部門的指導性意見,卻缺乏剛性約束。中小學招生及管理可參照義務教育法,其它類型學校招生可參照教育法,可是學前教育目前還沒有可參照的法律。
公辦園招生應有法可依 呼喚學前教育立法
公辦幼兒園呈現出這樣的局面:一方面蛋糕越來越大、越來越甜美誘人;另一方面,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公辦幼兒園僧多粥少的局面難以徹底扭轉。如果沒有公開公平公正的招生規(guī)則,公辦幼兒園這塊大蛋糕,反而加劇教育不公平。專家認為,把義務教育階段就近入學、電腦派位的招生方式引入到學前教育是一個趨勢。
相關部門負責人鄧靜紅曾提出,每年大量的財政經費流向了機關幼兒園,然而這些幼兒園卻只向內部子弟開放,剩余的學位,以收取高額贊助費的形式招“票子生”。公辦幼兒園這種不合理的招生制度必須改變。
專家認為,最根本的解決之道在于盡快出臺學前教育法,讓公辦幼兒園的招生不是各個部門或幼兒園個體的行為,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并從法律的角度明確學前教育的地位、性質、管理、招生以及政府財政投入等各方面。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