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eol 2011-11-03 14:41:54
厭學表現與危害:厭學是諸多心理障礙中最普通,最具危害性的問題其表現為認識存在偏差缺乏學習的興趣求知欲和好奇心,學習中有不愉快體驗,如心煩、頭痛、焦慮、枯燥、厭惡等;以消極態(tài)度情感對待學習,如機械被動應付式學習,行為上表現出遠離學習活動的傾向,如討厭作業(yè)、不認真聽課、違反課堂紀律、時常遲到、早退曠課、逃學,甚至出走、輟學;常與家長教師抵觸對立,導致人際關系緊張;對學習成績反應麻木等。
厭學直接導致學業(yè)不良,更為嚴重的是它影響心理健康的發(fā)展和個性形成。專家研究表明:厭學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明顯低于樂學者,極易導致種種心理健康問題,如內向、情緒不穩(wěn)定、強精神質型個性,即表現出孤獨、麻木、反應緩慢,難以適應外部環(huán)境、焦慮、郁郁不樂、憂心忡忡、情緒反應強烈,性情古怪、孤僻、對他人冷漠,心腸冷酷等不良人格特征。
由于對學習認識上的偏差,家長期望值太高,學校升學的壓力,社會就業(yè)的競爭等因素,使厭學者整日生活在不安緊張、焦慮的消極情緒狀態(tài)中,很難解決個體的學習行為與社會要求間的一系列矛盾,困于其中,難于自拔,導致心理失衡,疲勞,挫傷了其自尊心和自信心,降低了自尊水平,同時,厭學者也有正常人的心理情感,良好人際關系的內在要求,但往往得不到老師和同學的肯定和愛護,在班級中常遭排斥,歧視其歸屬、接收支持和愛的情感長期得不到滿足,自我價值感和社會安全出現危機,長期如此,便易導致自卑,抑郁敵對偏執(zhí)等心理問題,易對人對事產生消極認知,過于敏感,不好交際,不信任他人,不能關心理解他人,行為沖動倔強,難以適應環(huán)境,從而形成內向情緒不穩(wěn)定,強精神質型個性。
另一方面,厭學具有彌散性。他們錯誤的認知,不良的心理反應和人際關系等,易污染班級的學習氣氛,傳染周邊同學,大面積地降低教育教學質量。
對策之一:強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影響學習的心理因素分為智力和非智力兩部分。智力因素包括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力,非智力因素包括興趣、需要、情感、意志、性格和理想等,研究表明智力的發(fā)展,離不開非智力因素的支持,學習成績與智力有一定的相關性,但在相同的智商狀況下,非智力因素起決定作用。
(1)激發(fā)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直接的動力。它的發(fā)展要經歷有趣、樂趣、志趣三個階段。有趣是對事物的直接興趣,具有直觀性、盲目性、廣泛性,隨生隨滅、為時短暫。樂趣即對事物的特殊愛好,具有專一性、自發(fā)性和堅持性。志趣是興趣與理想相結合的產物,具有社會性自覺性和方向性,只要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并發(fā)展到樂趣和志趣,就會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轉化為持久的動力。
(2)增強學生的自尊感。情感是知識滲透的載體,“羅森塔爾效應”是一種神奇的期望效應,實質是源于教師對學生的愛,只有提高學生的自尊水平,才能避免厭學情緒和行為的產生。
(3)優(yōu)化學生的意志品質。意志具有自覺性、堅韌性、果斷性、自制性等品質,它對行為具有發(fā)動和制止兩方面作用,意志對行為的積極調控作用,正是厭學者所缺乏的。
(4)塑造積極的性格特征。積極的性格特征有勤奮、自信、謙虛、進取心等,對學習有促進作用;消極的性格特征,如怠慢、自卑、驕傲、安于現狀等,則阻礙學習進步。
上述心理素質的教育與訓練,可開設心理教育課大面積進行系統(tǒng)地學習與輔導,也可通過各學科教學滲透進行。對于少數厭學癥需要進行的個別心理咨詢、建立心理檔案,追蹤矯正。
對策之二:優(yōu)化教學過程,實施多元評價。美國發(fā)展心理學家加德納在《智力結構》一書中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論,他認為每個人都擁有相對獨立的多種智能,每個人都能在一、兩個智能領域表現得很突出,教育的責任就是發(fā)現和發(fā)展孩子的智能強項,使孩子一開始就處于心理優(yōu)勢的地位,能在發(fā)展過程中及早地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因此從教育內容上必須擯棄主副科觀念,開足開好各門課程,超越教材、超越課堂以滿足學生多元智能發(fā)展的需要,從教學方式上必須改變滿堂灌,采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構建生動、歡樂的課堂,以實現新課程的“三維”教學目標,從評價方式上,必須擯除一把尺子的做法,采用多把尺子衡量學生。如此,對學生的要求就不會一刀切,自然就會有多類好學生,每個學生都會有其自由發(fā)展的優(yōu)勢空間,沐浴興趣,體會成功,找回自信,贏得自尊,塑造自我,張揚個性,從而健康發(fā)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