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1-06-29 11:34:58
教育專家Sally點評:
近年來,很多小學入學考試增加了面試環(huán)節(jié),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一考定終身”的模式,這本身是中國少兒教育的一次進步。但是對比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少兒教育經驗,中國還存在許多的不足,就我個人在美國多年的少兒教育經驗,覺得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方法有區(qū)別:
中國少兒教育一般是簡單的知識灌輸,老師通常告訴孩子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3—5歲的幼兒園寶寶是有探索精神的,他們已經非?释麉⑴c探索型團隊活動,老師每一次直接告知答案,每一次強迫孩子背誦,每一次打斷孩子的探索,其實都是在扼殺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和思考能力。而美國的課堂以探索式、鼓勵式聞名,課堂尤其強調:讓寶寶們在游戲及練習的過程中,充分提高他們的注意力、觀察力,激發(fā)他們潛在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鼓勵他們創(chuàng)造性地分析和解決問題。
二、教學方式不同:
從上面的“幼升小”面試可以看出,中國的幼兒升學不僅要學習語文、數學、英語,還要報名學習繪畫、電子琴等等。一般來說,中國傳統(tǒng)的培訓機構和家長都強調開發(fā)孩子的最優(yōu)智能,
讓孩子學習最擅長的舞蹈、美術、鋼琴等。每個周末孩子和家長的時間都被各種培訓班占得滿滿的,孩子學習壓力大。在美國則不一樣,公立幼兒園大多都是利用孩子的最優(yōu)智能學習英語等學科知識,培養(yǎng)孩子綜合素質,家長很少給孩子報各種課外培訓班。在美國幼兒園有一個特別的“區(qū)角游戲區(qū)”,分構想區(qū)、美工區(qū)、交互區(qū)、ABC區(qū)等,在同一教學主題下,孩子們可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喜歡的學習內容,在不同區(qū)角間自由操作和探索,讓孩子們在學以致用的同時又能培養(yǎng)起很好的時間和自我管理習慣。
三、評價體系不同:
雖然說目前中國很多考試增加了面試環(huán)節(jié),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一考定終身”的格局,但是仍沒有擺脫以分數為衡量的標準,總的來說還是一種終結性評價,在這種評價體系下,孩子們從小就喜歡拿自己的分數和周圍同學進行比較,往往容易形成對問題不求慎解,過分關注分數和名次的習慣。
美國一些幼兒園和小學完全區(qū)別于中國傳統(tǒng)考試衡量標準,采用檔案袋評價法,由老師記錄孩子每個階段的學習狀態(tài)和成果,定期分析孩子的成長與進步,強調的是一種過程性評價,精益求精解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實際問題,為孩子更順利地對接未來教育提供了科學、有利的參考。
除了以上三點,美國少兒教育還有很多不同和值得借鑒的地方,希望在中國早期教育改革的路上多多借鑒學習,為中國下一代少兒的健康成長作準備。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