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作者:幼教網編輯 2011-05-10 17:22:49
5月10日,周建新老師在e度論壇為家長做了細心的解答,讓我們知道了在生活中都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孩子的的思考能力。為了方便大家閱讀和查看,我們將本次答疑的問題和答案匯總如下:
1、周老師您好,明白生活隨處都是教育的道理,日常生活中通過那些活動可以系統(tǒng)些的培養(yǎng)孩子的思考能力?
周老師回復:
思考能力與可以說就是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主要表現(xiàn)在:觀察力、想象力、表達能力、推理能力、創(chuàng)造力。
孩子3、4歲主要培養(yǎng)想象力,讓孩子說一說什么東西有什么用?什么符號像什么?大點了可以問孩子這件事情怎么辦?說得越多越好,讓孩子從不同角度的說一說,說多了,思維也就打開了,想象力是思維的窗口嘛!從不同的角度想問題,本身也是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這對孩子未來的發(fā)展非常重要。上面這個過程中,既培養(yǎng)了孩子的觀察能力,還培養(yǎng)了孩子的表達能力。
不過,在中國還要加入一個很重要的能力:計算能力。小學計算耗費了數(shù)學時間的百分之六七十的時間,解決了計算問題,就等于提高了孩子的學習數(shù)學的效率,計算要以整體看數(shù)為基礎,不要去學珠心算。
2、周老師我總覺得孩子這么小其實沒必要教他那么多知識,學多了反倒適得其反了,不知道您怎么看?希望和您探討下
周老師回復:
你說的有些道理,不要把將來要學的東西生硬的教給孩子,死硬的提前學肯定不好。學習的方式不一樣,大人炒菜,孩子也會學呀,他用沙子呀。所以在方式要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
其次,學的知識只是死的,關鍵要讓孩子掌握發(fā)展必備的知識,教多了沒有必要,不教孩子無法發(fā)展,錯過關鍵期,將來費力也難學好。
還有,教知識不如教能力,自己有一桶水關鍵給孩子指出一條河。
學多好與不好,關鍵看你怎么教。教知識還是教能力,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與認知規(guī)律。
再想想:學校里,不愿意學的孩子是知識多的呢,還是知識少的,是聽得懂的愿意學呢,還是聽不懂的愿意學。
3、周老師上過思維課的和沒上過思維課的有區(qū)別嗎?
周老師回復:
上過思維課的和沒上過思維課的當然能區(qū)別。
先說思維培養(yǎng)的必要性:
思維培養(yǎng)是系統(tǒng)的,所以不要等了孩子長大了再培養(yǎng),那就晚了。
思維培養(yǎng)是有關鍵期的,所以3-6歲是孩子思維培養(yǎng)的關鍵時期有。
經過思維訓練的孩子達到的效果:
一、增加孩子的信心
見多識廣,孩子學得多,知道就的多,得到表揚和被關注的機會就多,就會增強信心、孩子就覺得自己聰明。孩子不是因為聰明才聰明,而是孩子感覺到自己聰明才聰明。
二、積累大量的各種經驗(包括許多數(shù)學語言)
孩子的理解力的基礎是大量經驗的積累。
三、增強孩子動手能力
四、增加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掌握數(shù)學發(fā)展的必備工具:超強的心算能力,這是提高解題效率的必備工具(決非珠心算)。
六、掌握一定的應試能力,幼升小考試家長就不用操心了。
七、為孩子未來的發(fā)展積聚充足的能量。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