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0-09-17 11:26:45
關鍵詞1:發(fā)生營養(yǎng)不良
1歲以后,寶貝的生長發(fā)育雖然較第一年慢了一些,但是磨練運動技能的過程消耗了他們的大量體力,他們的營養(yǎng)需要總體上要高于嬰兒期。加之輔食添加不合理,寶貝仍會過分依賴母乳,使得1歲左右的寶貝很容易發(fā)生營養(yǎng)不良,表現(xiàn)為不活潑、皮下脂肪薄、食欲不佳、骨骼畸形、抵抗力弱、運動發(fā)育落后等。
眼看著寶貝變得孱弱多病,許多媽咪不知所措,其實只要符合以下幾點,可以認為是寶貝成長過程的必然階段,無須多慮——
1.雖然消瘦,但體重持續(xù)增加,而非持續(xù)減少;
2.雖然食量少,但大便規(guī)律,而沒有經常性腹瀉;
3.沒有皮膚蒼白、頭發(fā)稀黃、骨骼畸形等微量營養(yǎng)素缺乏的情況;
4.精力旺盛,樂于探索和學習。
關鍵詞2:養(yǎng)成良好飲食習慣
1歲以后,寶貝開始逐漸建立起個人飲食習慣,家長的食物選擇決定了孩子的攝食范圍。所以,孩子就像一面鏡子,能反映一個家庭飲食習慣的優(yōu)劣。
最應該保護的是寶貝先天的食物選擇能力,過多的干涉與貧乏的餐桌一樣,會制約寶貝獲得適當足量的食物,比如燒烤、火鍋、腌漬或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該常常出現(xiàn)在家庭的食譜中,家長對蔬菜、魚肉以及低鹽少油的清淡飲食的選擇,給寶貝的影響遠比單純說教要深遠。
關鍵詞3:魚油與智力
“魚油”可不是魚肝油,人們常說的“魚油”指的是深海魚油,其中富含兩種特殊脂肪酸,即DHA和EPA。在人們經常食用的陸地動植物的油脂中,幾乎不含有這兩種脂肪酸。這兩種脂肪酸有益于寶貝的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育,常被當作益智因子添加到嬰兒食品中。1歲以上的寶貝可以攝取各種自然食物了,如果讓寶貝經常吃魚,特別是深海冷水魚,如馬哈魚、三文魚、鮭魚等,寶貝自然就不會缺少益智因子了。
魚肝油含有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是維生素A、D,能夠預防佝僂病、骨軟化及夜盲癥等相應的維生素缺乏癥。
關鍵詞4:營養(yǎng)性貧血
營養(yǎng)性貧血在1-2歲的寶貝中并不少見,既與生長發(fā)育過快有關,也與喂養(yǎng)不當有關系。母乳或牛乳的含鐵量都不算高,并且牛奶中的鐵不容易被人體吸收和利用。如果沒有適當?shù)靥砑雍F豐富且易吸收的肉食、肝臟、魚、血豆腐、大豆、小米等,寶貝就很可能發(fā)生缺鐵性貧血。
為了預防貧血,媽咪需注意輔食添加中的葷素搭配原則,蔬菜、水果,如柑橘、紅棗、西紅柿等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大大提高腸道對鐵的吸收率。當然,營養(yǎng)不足只是貧血的一個原因,慢性失血、補鋅過度也可能造成頑固的貧血。所以,在為貧血患兒補鐵之前,應該先明確貧血產生的原因。
關鍵詞5:及早預防肥胖
學步乳兒何來“體重控制”一說?但肥胖往往萌芽于幼年,喂養(yǎng)不當、運動不足在不經意間就造成了肥胖。肥胖對寶貝的未來健康影響非常嚴重和深遠,與成年后的高血壓、高血糖、心腦血管病等有很密切的相關,兒童肥胖真正是家長心中深深的痛。
肥胖重在預防,在食物選擇中,甜度超過10%的飲料(如果汁、奶飲料、可樂等)、油炸食品、點心、糖果、夾心餅干、膨化食品不該經常出現(xiàn)在寶貝的食譜中。另外,每天至少要安排1-2小時戶外活動。
關鍵詞6:注意飲食禁忌
這個階段的寶貝,容易在飲食上進入諸多“禁區(qū)”,媽咪應該注意——
1.油膩、油炸、大塊、堅硬的食物;
2.咖啡、濃茶、辛辣、脹氣的食物;
3.粗纖維含量豐富的蔬菜、泡菜,如生蘿卜、洋蔥、豆子、甘藍、整;ㄉ⑿尤、榛子等;
4.高糖度食物,如甜點心、夾心餅干、巧克力;
5.未經煮熟的海產品,特別是貝類。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