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0-07-28 19:12:39
導讀:在幼小銜接方面,入學準備理論有助于分析兒童的個體差異,從而更好地了解不同個體的教育需求,使幼小銜接工作更具有針對性和差異性,這也是我們可以借鑒的內容。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總則指出:“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這意味著幼兒園教育有著近期和遠期的雙重任務,近期任務是為正規(guī)的學校教育打好基礎,遠期任務是為幼兒的一生發(fā)展奠基。入學準備教育是完成幼兒園教育的近期任務所必須重視的內容。國外近二十年來的入學準備研究為我國幼兒園教育的優(yōu)化提供了補充和借鑒。
近年來,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通過大量的縱向追蹤研究確立了對適應學校生活有重要預測作用的早期發(fā)展指標,在此基礎上確立了兒童入學準備的五大領域,即身體健康和動作技能、情緒和社會性、言語、學習方式、認知和一般基礎知識。美國國家教育目標委員會(NEGP)在分析了大量研究的基礎上,對各領域的具體指標及含義做了詳盡的解析。對NEGP關于入學準備具體內容和含義的借鑒,有利于我國幼兒園教育近期目標的實現(xiàn)。
基于入學準備理論的幼兒園課程建設
入學準備理論強調的五領域發(fā)展內容可以成為我國幼兒園教育內容的有益補充。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可以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通過對照入學準備理論中的五領域模型和《綱要》中提到的五領域教育內容,可以發(fā)現(xiàn)二者的內容在其中四個領域上存在很強的一致性。其關系如下表:
從上表可以清晰地看到:《綱要》中提到的藝術教育在入學準備理論中沒有被強調,入學準備理論中的“學習方式”也不是《綱要》中獨立的教育內容。鑒于學習方式對入學準備的重要意義,這一內容可以成為我園幼兒園教育的有益補充,讓我們的幼兒園教育進一步重視對兒童學習方式的培養(yǎng)。入學準備理論中學習方式培養(yǎng)的具體內容包括:培養(yǎng)幼兒對新經驗的開放性態(tài)度和對新挑戰(zhàn)的好奇心,培養(yǎng)幼兒在完成任務方面的主動性、堅持性和專注性,培養(yǎng)幼兒從錯誤中反思的問題解決技能,發(fā)展幼兒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認知風格等。
另外,在存在一致對應關系的四個領域內,可以根據入學準備理論中的詳細內容對《綱要》中的目標進行補充。在健康教育領域,通過借鑒入學準備理論,可以進一步重視大運動技能、精細運動技能、感覺運動技能、發(fā)音運動技能的培養(yǎng)。例如,在球類運動和拋接練習中強調感覺運動技能的訓練,在繞口令活動中強調發(fā)音運動技能的訓練等。在語言教育領域,通過借鑒入學準備理論,可以進一步重視語言意識的培養(yǎng)。例如,讀寫意識(具有關于書籍的基本常識)、文字意識(了解漢字的特性)、故事意以(知道故事要有開頭、中間、結尾以及故事線索)等。在社會教育領域,通過借鑒入學準備理論,可以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積極的自我概念和自我效能感,積極的情緒基調和情感表達能力;增強幼兒對他人感受的靈敏性,使兒童理解自身行為對他人的影響,具有贊美他人的能力和對人我差異的接受力;發(fā)展幼兒的觀點采擇能力和同情心,讓幼兒了解他人的權利,學會公正地對待他人,辨別偶然的和有意的行為,形成付出和接受幫助的意識,平衡自己和他人的需要等。在科學教育領域,不僅要擴展兒童關于自然的知識,還需要培養(yǎng)兒童的邏輯運算知識和社會規(guī)則性知識,并且要注意促進幼兒表征思維的發(fā)展。
基于入學準備理論的幼兒園評價活動
對于幼兒園教育的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評價活動也應有所側重。就近期目標而言,基于入學準備理論的評價方式能夠為我國幼兒園教育評價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
《綱要》中強調:“教育評價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調整和改進工作,促進每一個幼兒發(fā)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評價應自然地伴隨著整個教育過程進行。綜合采用觀察、談話、作品分析等多種方法。”“評價的目的是了解幼兒的發(fā)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適宜的幫助和指導。”“全面了解幼兒的發(fā)展狀況,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識和技能,忽略情感、社會性和實際能力的傾向。”
根據《綱要》中的上述要求,幼兒入學準備評價應該是表現(xiàn)性評價、過程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國外學者Meisels在入學準備評價研究中研發(fā)的作品取樣系統(tǒng)(WorkSamplingSystem——WSS)正符合這種評價需要。WSS是以教師在多種情境中對兒童的觀察為基礎,追蹤兒童的發(fā)展,對每個兒童的行為進行的表現(xiàn)性評價、過程性評價、形成性評價。WSS是嵌套在教育活動內容中對兒童具有指導性價值的行為評價。與“高利害”測驗不同,WSS沒有將兒童按照等級分類或將其與群體中其他成員進行比較,而是記錄兒童在各項指標上的發(fā)展水平(包括已形成、正在形成、未形成三種水平),WSS包括行為核查表、成長檔案袋和總結報告三部分內容,能夠很好地反映出兒童當前的狀況、最近發(fā)展區(qū)以及教育需求,從而對兒童發(fā)展起到指導作用。
基于入學準備理論的家園協(xié)作與幼小銜接
《綱要》總則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qū)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在家園協(xié)作方面,幼兒園可以借鑒入學準備理論定期向家長反饋孩子的表現(xiàn),并提出教育建議,保持家園同步;幼兒園還可以在入學準備五領域內容的框架下開展家長學;顒,提高家長的家庭教育技能。在幼小銜接方面,入學準備理論有助于分析兒童的個體差異,從而更好地了解不同個體的教育需求,使幼小銜接工作更具有針對性和差異性,這也是我們可以借鑒的內容。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