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2009-12-14 00:19:23
3.理解故事后半段,并欣賞完整情節(jié)。
(1)老鼠究竟做了什么呢?我們去看一看故事。
(出示課件<五>,引導幼兒觀察。隨著情節(jié)的推進,教師把相應的圖片貼在圓形面板上。)
師:剛才你們看到了什么?
幼:小老鼠畫了一幅畫,畫上是他的爸爸媽媽。(教師貼畫。)
幼:小老鼠想喝牛奶。(教師貼牛奶的圖片。)
幼:我補充,小老鼠站在冰箱前面看自己的畫!
師:看得真仔細!請你把冰箱的圖片找出來好嗎?(幼兒找出并貼上冰箱的圖片。)
(2)小老鼠看到冰箱,覺得口渴了,它想喝一杯牛奶。既然喝牛奶,它會想要一塊餅干來一起吃(出示餅干的圖片)。
幼:又要吃餅干了!
幼:故事又要重新開始了。
師:(邊復述這一段故事情節(jié),邊依序調整面板上的物品圖片)咦?正好是一個圈,好像又回到前面的故事里去了!
(3)故事又開始了,這一次又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事呢?我們來做一回故事大王,把這個故事編下去好嗎?
三、分組操作
1.我給每個組準備了一個“故事箱”,還有一些圖片,你們同組的人討論一下,老鼠會用到哪些東西,開始用過的東西會不會再用到,然后把選出來的圖片貼到“故事箱”上,就可以一邊轉一邊講故事了。
2.小組交流。
延伸活動:
把材料投入區(qū)角,延續(xù)活動。
三、反思與調整
1.用實物形象地體現作品特點
故事從一塊餅干開始,最終又回到了餅干,仿佛一個大大的圈。如何體現作品的這一特點呢?
在A組教學時,我把故事分成三個段落,使用多媒體課件呈現圖片,逐段理解故事;顒咏Y束后,我發(fā)現這樣的處理方式使作品內容失去了聯(lián)系。雖然我試圖整理出作品的線索,但終因頭緒過多而失去重點。比如既要幼兒在開始幾分鐘內迅速理解故事開頭部分的特點,又要他們展開想象。故事欣賞到了一半,教師就要求幼兒創(chuàng)編、講述。此時幼兒對故事內容還一知半解,怎么能有效地創(chuàng)編故事呢?一個輕松幽默的故事活動竟成了一次冗長、單調的學習,幼兒疲于應付。故事是講完了,但幼兒獲得了什么?我又獲得了什么?這兩個問題不斷在我腦海中出現。
在反思中,我意識到:一定要盡量保持故事情節(jié)的完整性和連續(xù)性。教師應該通過一些策略讓孩子自己發(fā)現故事中的序,感受故事循環(huán)往復的特點。體驗作品的幽默風格。
因此在B組教學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我把重點放在引導幼兒理解作品特點上。我一開始便出示面板,隨著情節(jié)的推進,慢慢呈現餅干、牛奶、餐巾、鏡子、剪刀等,用箭頭逐一連接,最后當箭頭又指向餅干時,整個面板就像一個鐘面,表現出循環(huán)往復的特點。故事在面板上留下了“軌跡”,更向幼兒暗示了作品的特點。
其實,這個故事的特別之處正在于它的連貫性,一連串的事件,一連串的元素。
2.基于經驗的故事創(chuàng)編
一只沒完沒了提要求的老鼠帶來一連串的趣事。那么,除了故事中提到的事,還可能發(fā)生些什么事呢?在活動中,我預設了小組合作創(chuàng)編故事的環(huán)節(jié)。
在A組教學中,我把創(chuàng)編故事放在故事欣賞至一半的時候,結果這個環(huán)節(jié)成了一次單純的故事創(chuàng)編,和作品本身沒有多少聯(lián)系,加上幼兒對擺弄物品、創(chuàng)編故事的興趣很濃,影響了后面環(huán)節(jié)的進行,偏離了讓幼兒理解、體驗作品特點的目標。于是,我在B組教學中作了調整,同樣使用“故事箱”教具,但把創(chuàng)編故事這一環(huán)節(jié)放在最后。我們先在輕松、熱烈的氣氛中閱讀了整個故事,然后懷著快樂、躍躍欲試的心情盡情想象,創(chuàng)編故事。
3.用前后聯(lián)系的問題加以引導
活動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幼兒想象老鼠打掃了房間,累得出汗了以后還會干什么。在A組教學時,A組幼兒想象出的內容很多,我一一記錄。反思時,我發(fā)現幼兒所想象的內容都是孤立的,彼此沒有聯(lián)系,原因在于我的提問總是“它還會怎么樣”,沒有給幼兒的回答提供一個相互聯(lián)系的線索。其實我只要在提問時把前一個幼兒的回答作為前提。就能使幼兒的回答形成聯(lián)系。
因此,在B組教學時,我便嘗試運用了這種方法。比如幼兒說要給老鼠吃水果,我就順著問:“要是你給老鼠吃水果,它會怎么樣?”這樣幼兒在想象時就會順著“水果”往下想,一個接著一個,再次凸現作品循環(huán)往復的特征。而最有趣的是在幼兒講述時,恰巧有一個幼兒提到“它餓了,會吃餅干”。于是,我順其自然將故事繞回到作品的開頭,提前讓幼兒感受了這個意外的結果。孩子們也被這個有趣的想法逗樂了,這時我才把作品的結尾部分呈現出來,很簡潔地讓幼兒邊看邊講,出乎意料的結果帶來一片歡聲笑語。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