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2009-11-30 22:21:53
因此,在教師的適時適度地支持和引導下,幼兒的觀察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社會交往能力、合作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幼兒園主題綜合活動是一種研究型的課程,即幼兒圍繞一個主題進行自主觀察、探索周圍現象和事物,教師適時適度地予以支持和引導的一種系列活動。在這種活動中幼兒自發(fā)參與、自主學習、自由表達,從而得到自身發(fā)展。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fā)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幼兒主動地、大膽地參與探索和學習。
活動主題的產生:
幼兒在吃餐后水果——蘋果,蘋果籃里有一個蘋果上有一塊被壓傷的斑點,雨潔看到了,就說:“這個蘋果壞了,再不吃就會爛了。”“蘋果攤上那么多蘋果,怎么辦呢?”“把蘋果變成果汁,就行了。”“把不吃的蘋果放在冰箱里。”……看來,幼兒對食物的貯存很感興趣,于是,“食品的加工和貯存”主題活動產生了,在這個主題活動中,我以觀察者、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參與幼兒的探索活動。
實錄一:
幼兒去參觀超市,并記錄觀察到的食品。
怡怡講述她的記錄:我看到的是薯片,我問了店里的阿姨,是用土豆做的。
龍龍:我看的都是果汁,有蘋果汁、橙汁、葡萄汁、水蜜桃汁,瓶子上有蘋果、橙子、葡萄、桃子的圖片,我想是用這些東西(水果)做的。
婷婷:方便面是用面條做的。
小哲:我看到媽媽燒菜用的番茄醬,我也問了阿姨是用番茄做的。
丁。豪锩嬗泻艽蟮谋,有饅頭、小籠包子、餃子。
……
幼兒在對超市中各種食品進行觀察和記錄中,儼然成了小記者,不斷地向超市的店員問這問那,就連平時不愿和陌生人說話的婷婷也和小朋友討論起來,我始終以觀察者的身份支持幼兒的整個探索過程,鼓勵幼兒大膽地記錄和詢問。在這次參觀
活動中幼兒最多記錄的食品有二十幾種,不但使幼兒增長了知識,同時,我也獲得了新的知識。
實錄二:
背景:幼兒觀看多媒體課件《水果的貯存》。
教師:這兒有很多水果,一下子吃不了,請大家想想方法把它們貯存起來?
葉亞:把蘋果放在袋子里,慢慢吃。
怡怡:這個方法不好,裝在袋子里會悶壞的,把蘋果做成蘋果片,就不會壞了。
張逸堅:用西瓜放到冰箱里,我最喜歡吃冰西瓜了。
王楠:我媽媽用榨汁機榨橙汁很好吃。
龍龍:葡萄干是用葡萄做的,我爸爸從新疆帶回來的。
怡怡:可以把水果變成果醬放到瓶子里。
……
水果在幼兒的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又是幼兒最喜歡的食物,由水果的加工制作成的食品,以及水果的貯存方法,幼兒也是非常熟悉的。讓幼兒在與多媒體的交互中,探索水果的貯存方法,在幼兒與幼兒之間的討論中進行著互動,一起學習。在討論中,幼兒彼此間的地位是平等的,他們可以毫無拘束地自由交流、討論。在這樣的交流互動中,幼兒既放松又保持了獨立性,這也是教師直接指導所不能達到的,它不僅對幼兒的主題探索活動有一定的支持作用,而且還拓展了幼兒學習的途徑和方法,并在實踐中學會相互協(xié)調和幫助。
實錄三:
背景:幼兒利用各種小工具制作、貯存食物。
張逸堅在準備用榨汁機榨橙汁,他把橙子切成兩半,放到榨汁機里,可是沒能榨出汁來,他把橙子翻了個身,可還是不成功,他生氣地把榨汁機推到了一邊。
教師:你怎么啦?
張逸堅:這個榨汁機沒用,榨不出橙汁。
教師:你去看看歡歡,她也在用榨汁機。
張逸堅跑到歡歡那里,左右看看歡歡的榨汁機。
張逸堅:歡歡,跟你換一個榨汁機吧。
歡歡:你的和我的是一樣的。
張逸堅:可我怎么就榨不出來呢?
歡歡:讓我看看。
歡
歡跑到張逸堅的桌子前,看看張逸堅的榨汁機。
歡歡:哦,你的橙子切得太大了,水就不出來的。
張逸堅趕緊拿起塑料刀,把橙子切小,又試試用榨汁機榨,橙汁出來了,他高興地跑到我身邊,興奮地說:“老師,我能嘗嘗嗎?”
………
在上面的操作活動中,當幼兒出現困難時,教師及時參與到討論活動中,其目的就是引導幼兒保持探索的欲望,幫助幼兒在探索的過程中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因此,在教師的適時適度地支持和引導下,幼兒的觀察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社會交往能力、合作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