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09-11-11 21:56:43
適用于大而開放的主題內容,特別是有許多成熟經驗可以借鑒的主題。適用于子主題內容和結合時代本班級特點而隨機生成的一些主題內容。
背景描述:在“親親大自然”主題中,依據(jù)幼兒的興趣點和時下的季節(jié)特征,在“小蝌蚪”的內容中,以“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為依托預設了兩次活動。第二次活動中,幼兒因為合作問題處理的不好,使得表演活動不能順利進行。“為什么要合作?怎樣合作?”成了擺在孩子面前棘手的困難,該不該抓住這個教育契機呢?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終身教育的理念。綜合考慮于幼兒發(fā)展的教育價值,決定為解決問題將“合作”這個點延伸開來。
實錄:在一次以熟悉故事和豐富經驗為目標的活動和一次以表演故事和提升經驗為目標的活動之后,活動目標的實現(xiàn)并不充角色分,特別是在第二次活動當中,幼兒在集體搭建池塘、分配和選擇頭飾等環(huán)節(jié)都因為合作問題不能解決,而不能順利的進行故事表演活動,因此,表演故事和提升經驗這兩個目標沒能實現(xiàn),但是孩子對于表演這個故事還表現(xiàn)出非常濃厚的興趣。為了幫助孩子順利實現(xiàn)自己表演的愿望,并且通過表演故事的載體,初步樹立合作的意識,積累一些解決合作中出現(xiàn)矛盾的經驗,完成第二次活動中對幼兒發(fā)展的目標。綜合所有急待解決的問題,我又預設了一次活動,旨在對幼兒合作意識和能力的初步培養(yǎng),讓幼兒通過同伴間的討論,自己解決第二次活動中遇到的困難,明白“我們?yōu)槭裁匆献鳎?rdquo;,然后經過實踐表演活動的驗證,在親自的解決問題當中,積累有益的合作經驗。活動效果卻還未如我所愿。為什么孩子在討論中達成一致的卻不能遷移運用到實踐活動中呢?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就不能離開這個內容。我開始重新從活動設計,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活動流程等細節(jié)思考,又設計了一次活動,讓孩子先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討論總結,再到實踐中驗證,最后分享交流。從活動效果來看對于預設問題的解決,結果還是不錯的。我將這個內容完整的從集體活動轉入?yún)^(qū)域活動,在指導區(qū)域活動中,卻又暴露出許多因為合作出現(xiàn)的問題,這說明幼兒對于合作的經驗并沒有真正的鞏固下來。為了幫助幼兒真正獲得這些有益的經驗,我用數(shù)碼相機將區(qū)域活動的全程記錄下來,請幼兒一起觀看、評價。幼兒第一次通過這種方式,看到了自己的真實行為,幫助是很明顯的。孩子們終于意識到表演和合作的重要意義,存在的問題開始一點點的改正。
反思:從這個主題內容的延伸,我學習到一種新的主題活動模式。下面通過這種模式與傳統(tǒng)模式的比較,匯報自己的學習心得。
優(yōu)勢
1、幼兒對主題的經驗豐富,比較系統(tǒng)和全面;
2、教師參考主題方面的已有經驗比較方便,經驗容易積累;
3、教師操作起來比較容易把握,很少出現(xiàn)離開主題設計內容的現(xiàn)象。
1、每一次活動都來自于對前活動的延伸,因此活動對于促進幼兒的發(fā)展更有針對性;
2、教師對于活動的設計和把握有更多的自主權;
3、對于主題的學習更集中更深入。
適用范圍
適用于大而開放的主題內容,特別是有許多成熟經驗可以借鑒的主題。適用于子主題內容和結合時代本班級特點而隨機生成的一些主題內容。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