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09-11-03 22:29:09
有時,孩子也能成為我們的老師。
一、案例描述:
教師:“請你跟我這樣做……”幼兒:“我就跟你這樣做……”這個簡單的模仿游戲很受孩子們的歡迎?删驮谝惶斐燥埱埃艺龓е⒆釉谕孢@個游戲,臻臻突然站起來說:“老師,我不想象你那樣做!”我一聽愣住了,馬上停下來問她為什么?她搖搖頭說:“就是不想!我想做和老師不一樣的動作。”
聽完后,我想,如果強行拒絕臻臻,她一定會對游戲產生反感。于是,我靈機一動說:“那好,臻臻就和老師做不一樣的動作吧。”游戲又開始了,臻臻做的每一個動作都和我不一樣,我拍手,她就做舞姿動作;我做小花貓,她就學老虎……慢慢地好多小朋友低聲說著:“老師,我也不想跟你做一樣的。”看到孩子們對游戲規(guī)則變化比較感興趣,我說:“好,我們把兒歌改成:請你跟我這樣做,我不跟你這樣做。每個小朋友的動作都要跟老師的不一樣。”游戲重新開始,孩子們特別的認真,他們創(chuàng)編了許多平時沒有的動作。我看到了這樣的變化比單純的模仿更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帶動每一個孩子都參與游戲,而且使孩子的反應能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都得到發(fā)展。游戲結束后,孩子們仍然十分興奮,都說:“老師,這樣真好玩!”
二:案例分析與反思:
以上的案例讓我覺得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抓住每一個教育契機,不要忽視和反對孩子的意見和想法,應該把學習的權利交給學習的主體——幼兒。
新教育主張以人的個體生命為本位,根據(jù)個人發(fā)展的需要確定教育的目標并實施教育,從知識的人本化和學習的人本化出發(fā),引導每一個幼兒發(fā)展個性、舒展自我,達到人的“自我實現(xiàn)”,這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它通過對教師教學方式和教學行為的變革,為學生終生發(fā)展奠定基礎。進一步確立教育民主的思想,充分尊重、信任、激勵幼兒;進一步確立以幼兒為主體的思想,千方百計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幼兒自主發(fā)展。
每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其個別性和獨特性應該受到尊重與珍視。因此要根據(jù)每個幼兒的興趣、需要、水平,因人施教,把學習的權利交給學習的主體——幼兒,讓他們更自由、更主動地學習。
主體性發(fā)展是幼兒全面、和諧發(fā)展的重要內容之一。幼兒園新課程改革以關注幼兒個性特點、充分挖掘其個性潛能為教育的主旨。
幼兒在各項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決定了教師在組織、安排課程、游戲等活動時必須從幼兒的角度出發(fā),制定其目標、規(guī)則及方法。教師一直被認為是知識的傳授者,“傳道、授業(yè)、解惑”被認為是教師的天職。但現(xiàn)代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幼兒的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知識建構過程,教師應充分重視幼兒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個主導者,充當?shù)氖菂⑴c、促進和指導的角色。即教師以幼兒為學習的主體,引導幼兒自己動腦,善于思索。也就是說,教師的教學要從幼兒的實際出發(fā),充分調動幼兒自覺的能動性,啟發(fā)幼兒積極動腦,學會獨立思考,培養(yǎng)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教育者,教師更多的是作為知識的啟發(fā)者,而非灌輸者。
我國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是一種典型的主體——客體的交往關系,教師始終處于控制與主導的地位,學生處于服從與被控制的地位。新課改要求打破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關系,提倡尊重幼兒,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幼兒;根據(jù)幼兒的需要、興趣和能力,提供更多的選擇,發(fā)揮幼兒在學習與發(fā)展中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加強教師對個別幼兒的了解,根據(jù)幼兒的不同發(fā)展水平和特點提供個性化的互動和教育。因此,作為教育主導者——教師的傳統(tǒng)觀念、教育方式、教學行為等要發(fā)生轉變。教師應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并進行必要的角色調試以適應改革的大潮。有時,孩子也能成為我們的老師。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