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資源 2009-10-25 16:58:19
讓孩子從小做人應該怎樣教,教他一些什么內(nèi)容呢?我們應該讓孩子從小愛父母,愛老師,愛同伴,愛同情的一種情感,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誠實、團結、友愛,懂禮貌,守紀律的良好品德,還要培養(yǎng)孩子自立自強的精神。
有這樣的一個母親講了這樣一件事,她非常憂郁的說:“我的孩子都12歲了,全家非常疼愛孩子,把他示為掌上明珠,可是仔細想起來,這個孩子除了學習還不錯以外,其他方面再也找不出閃光點,孩子自私、缺乏群體意識,一切都是以自我為中心,考慮問題從來也不考慮別人,他缺乏對別人的愛,對父母只知道索取,他覺得理所當然的得到父母給他的一切的愛,沒有任何的感激之情,孩子挑吃挑穿,胡亂花錢,能做的家務事都不做,看不起勞動人民,連勞動課都不愿意上,他說:“我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及差,患得患失非常嚴重每當考試的時候戰(zhàn)戰(zhàn)兢兢,考完了,如果考好了就目空一切,如果考雜了,就垂頭喪氣。”
這個母親非常難過的說是溺愛毀了這個孩子。如果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未來交給這樣的人,靠這樣的人建設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國家還有希望嗎?歷史會不會責備我們做家長的無能呢?還有一些因為溺愛走向了犯罪的道路,這樣的事情家長聽多了,看多了,無論是杰出的人才還是十惡不赦的罪犯,出生的時候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在除了遺傳的少數(shù)因素之外,猶如一張白紙,那么為什么有的人能夠成材呢?就因為在他的頭腦里面儲存了大量的真善美的東西,為什么有的人能夠犯罪呢?就因為他的頭腦儲存了大量的假、惡、丑的東西,我們都知道成人的個性化東西都是萌發(fā)在幼兒時期,而家庭是孩子主要的活動場所,家庭中居多的因素都會對孩子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古人早就教導我們,教子益德。這是中華民族家庭教育優(yōu)秀傳統(tǒng)的精華,要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品質(zhì)必須要從小做起,從家庭教育起步,在培養(yǎng)孩子全面素質(zhì)的過程中,必須把德育放在首位,應該從小教孩子做人,為什么這個做人的教育要從小抓起呢?是因為孩子的生理、心理特點所決定的,因為嬰幼兒時期正是品德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候,孩子的大腦神經(jīng)活動具有高度的可塑性,接受外界的各種刺激留下終生的痕跡,而這個終生的痕跡往往會影響他的一生,而這種痕跡常常會成為一個人行為準則的一部分,象剛才我提到的巴金同志在講到他的成長過程中,一直到他后來知道把愛給別人,以至對別人做一些工作,那么這樣的話也為孩子將來成為一個健全的人格做一個挑戰(zhàn)。讓孩子從小學會做人就可以讓孩子成為生活中的強者,讓孩子終生受益。
讓孩子從小做人應該怎樣教,教他一些什么內(nèi)容呢?我們應該讓孩子從小愛父母,愛老師,愛同伴,愛同情的一種情感,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誠實、團結、友愛,懂禮貌,守紀律的良好品德,還要培養(yǎng)孩子自立自強的精神。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