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09-10-21 01:31:05
1、激素不是退熱首選和惟一的方法。小兒感染時容易發(fā)熱,甚至引起高熱。當小兒體溫超過39℃時,就要及時退熱。激素不是惟一的退熱方法,物理降溫和阿司匹林、撲熱息痛等退熱藥才是最為常用的退熱方法,因此,當小兒體溫超過39℃時,可將物理降溫與撲熱息痛聯(lián)合應用,以控制體溫,減少高熱對小兒健康的不利影響。
2、病情未明時慎用激素退熱。雖然激素可以迅速降溫,但同時掩蓋癥狀,使得病情的真實性受到干擾,容易造成誤診和漏診。因此,即使不是病毒感染,但當小兒病情未明時,體溫再高都不要馬上使用激素,而要注意觀察病情變化,待診斷明確后再根據(jù)是否為激素適應癥,決定是否使用激素退熱。
3、不可迎合患者心理濫用激素退熱。調(diào)查表明,在基層醫(yī)療單位和個體診所,濫用激素退熱現(xiàn)象比較突出。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并非不知濫用激素的危害,而是沒有堅持用科學的方法實施治療,有些是為了自己的名聲及效益,遇到小兒發(fā)熱就用激素,以顯示自己技術“高明”。有些為了迎合患者的心理,違心開處分,胡亂使用激素等藥物。無論怎樣,都是違背科學用藥原則的。
4、不可大劑量使用激素退熱。病情需要使用激素退熱時,務必要嚴格控制劑量,切忌長期大劑量使用激素退熱,也不要使用作用很強的地塞米松,一般給予中等作用的強的松或氫化可的松等即可,并且要在體溫下降后就停藥,不要長期使用激素。當大劑量且連續(xù)用藥超過3天的情況下,就必須采取逐漸停藥方法,切忌突然停藥,以免引起激素反跳現(xiàn)象。
5、普通感冒時慎用激素退熱。多數(shù)感冒的本質(zhì)是病毒感染,而在病毒性感染時使用激素,可抑制機體干擾素的合成,減弱機體對病毒的防御機能,且有促使病毒感染擴散的危險。因此,在普通感冒等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療上,無論有無發(fā)熱都必須嚴格限制使用激素。如果沒有明確的細菌感染證據(jù),即便體溫達到39溫度,也不要輕易使用激素。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