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8-11 10:08:47
導讀:家長要及時敏感地關注孩子的變化。因為孩子遇到心理問題都會有所反映,只是很多家長忽略了這些癥狀。比如孩子的學習成績突然下降、或者孩子突然不看電視了、變得愛發(fā)脾氣了等,父母常常針對這些表象去批評責備孩子,這更加造成孩子心理的封閉。
約七成前來求助的兒童青少年延誤就診,大部分延誤半年左右,其中部分孩子的問題在掩蓋了兩三年后才顯露出來。專家表示,青少年自己不愿就診和父母怕丟面子是錯過“黃金治療期”的兩大原因。
小學一直是優(yōu)秀生、乖乖女的小蓓進入初中時因為一次誤會被老師批評,內(nèi)向的她從此總是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處于焦慮、害怕上學的情緒中,而且出現(xiàn)了強迫癥狀。但忙于生意的父母沒有注意到孩子的變化,處于心理困擾中的小蓓不和同學、老師交流,也不把心事告訴父母,兩年多過去,心病越來越嚴重,造成了她學習效率低下,心理壓力變成了真實的壓力。
市心理咨詢中心兒少門診類似小蓓這樣的案例為數(shù)不少,同樣的情況也出現(xiàn)在瑞金醫(y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門診和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咨詢中心。市心理咨詢中心兒少門診程文紅博士表示,孩子年齡越小,有了心理問題就越容易延誤。大部分青少年因為經(jīng)歷簡單、礙于面子等,不會想到或者不愿意主動到專業(yè)機構求助,同時也不愿對父母說。有的父母覺得有心理問題很丟人,不愿正視孩子的問題。
怎樣才能保證孩子的心理健康,不要等到問題出現(xiàn)嚴重后果時才亡羊補牢?程文紅博士說,家長要及時敏感地關注孩子的變化。因為孩子遇到心理問題都會有所反映,只是很多家長忽略了這些癥狀。比如孩子的學習成績突然下降、或者孩子突然不看電視了、變得愛發(fā)脾氣了等,父母常常針對這些表象去批評責備孩子,這更加造成孩子心理的封閉。
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咨詢中心有關負責人也表示,要學會“傾聽”孩子情緒或行為變化背后的“聲音”,多聊天,在孩子心中建立對自己的信任感,同時也能了解到孩子的困惑,及時幫助解決。但是如果孩子真的有了心理困惑,不面對、不承認是危險的做法,一定要盡快咨詢專業(yè)心理咨詢師或精神科醫(yī)生,以免造成更大的傷害。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