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30 15:26:09
導讀:嬰兒通過觀察成人眼睛的轉動方向,決定究竟該看什么人或什么東西。
3歲前不宜玩“教學玩具”
以英文字母或阿拉伯數(shù)字組成的積木、拼板等在美國被稱作“教學玩具”,望子成龍的家長們常常早早購買了這類玩具給幼兒玩,以期早早啟發(fā)孩子的智力。但美國伊里諾州立大學著名心理學家羅艾克女士從事的一項最新研究證實,3歲前幼兒玩這類玩具并不合適。她解釋說,3歲前幼兒往往還不能“抽象”地理解文字或數(shù)字的“功能”,如果經常讓他們接觸“教學玩具”,他們漸漸在潛意識里便會認為文字、數(shù)字都是“玩物”,這對今后真正學習文字和數(shù)字的功能不僅無好處,而且“副作用”十分明顯。鑒于兒童只有在3歲后才能對文字、數(shù)字有“概念”,羅艾克建議3歲前兒童最好多多接觸其他啟發(fā)智力的玩具,如有圖片的書、動物積木等等。
玩具不同消毒方法不同
孩子的玩具不論是常玩的,還是大部分放進玩具箱偶爾玩一次的,都會沾染上各種細菌。孩子很容易通過撫摸玩具而受到細菌的感染,從而影響健康,因此家長應該對孩子的玩具定期進行消毒。消毒的方法很多,不同的玩具有不同的消毒方式:
耐熱的木制玩具:可在開水中煮沸10分鐘左右;
塑料和橡膠玩具:可在0.2%的漂白粉溶液中浸泡20~30分鐘;
怕濕怕燙的毛類玩具:可在烈日下暴曬4~6小時,借助太陽紫外線的照射,將細菌殺滅;
高檔電動、電子玩具:可定期用酒精棉球擦拭孩子經常撫摸的部分。
嬰兒都喜歡有眼睛的玩具
近日,美國西雅圖市華盛頓大學布魯克斯及其同事發(fā)現(xiàn)嬰兒總愛看別人眼睛,小家伙也特別喜歡有眼睛的玩具。布魯克斯博士表示:在人生的最初的數(shù)月中,寶寶們可以和玩具或者成人進行玩耍,但他們很難如何參與其中。隨著時間推移和寶寶們日漸豐富的社交技巧,于是他們通過觀察成人,逐步將成人和成人們所看的玩具聯(lián)系到一起。其中卻有個問題:嬰兒模仿成人時,究竟是看成人們頭部轉動還是眼睛轉動?
這個問題早期曾被研究過,但是一直沒弄清,直到美國西雅圖市華盛頓大學布魯克斯及其同事安德魯N米爾左夫博士在最近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如果成人睜著眼睛看某樣東西,那么12個月大的寶寶看這件東西的可能性就很大;而如果成人們閉起眼頭部分轉向某件東西,寶寶們幾乎就不會去看這件東西。對14個月大的寶寶的測試也得出了相同的結論。這表明,嬰兒注意力的移動依靠的是成人們的眼睛而不是頭部轉動。
布魯克斯博士說,“寶寶們盯著你的眼睛,當你轉頭看某件東西的時候,小家伙們其實是在驗證你的雙眼是否是睜開著的。如果是睜開的,他們就會模仿你看同樣的東西。否則他們就依舊盯著你。”
布魯克斯和米爾左夫博士并通過試驗為這項新研究提供了理論根據(jù),即嬰兒通過觀察成人眼睛的轉動方向,決定究竟該看什么人或什么東西。這是因為眼睛是及其敏感的東西。眼睛比頭部轉動更能傳達信息。眼睛可以告訴寶寶看什么東西以及成人在看某件東西時的感覺。
玩積木改善語言技巧
最近出版的美國《青少年兒童醫(yī)學文獻》發(fā)表了一項研究成果:玩積木可建立和改善幼兒的語言技能。
這項研究是由華盛頓大學克里斯塔基斯博士等完成的。他們請西雅圖18~30個月齡幼兒的175個家長完成一份問卷,包括孩子的語言技能和家庭收入,研究開始前有半數(shù)家庭得到一套免費的塑料積木和一本幼兒如何玩積木的小冊子,而另半數(shù)家庭在研究結束后得到免費積木,研究為期6個月。結果表明:研究開始前得到免費積木的兒童語言能力提高15%。
研究者解釋說,這個結果也許是因為父母得到免費積木后更注意孩子的語言技能訓練,也許是因為得到積木的幼兒有更多時間玩積木,更少時間看電視。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