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資源 2009-07-23 20:50:43
導讀:自信心是人性格的核心。一個人如果缺乏自信,非但在學習和工作上難以取得成功,在生活中也很難有幸福感。得到他人的欣賞,是人內(nèi)心的渴求。
星期二下午,只是一個普通日子,但對濟南市民劉女士的兒子來說,這個日子卻近似恐怖。這位才上小學的孩子一想起下午的三節(jié)語文課,就滿臉不高興。在山東電力公司供職的劉女士告訴記者:“中午放學一回家,孩子的情緒就很差,嚷嚷著不想去學校。”
孩子不喜歡語文課,原因非常簡單:語文老師太嚴厲。有一次,孩子沒完成作業(yè),老師罰他抄了5篇課文。因為上課時和同桌悄悄說了一句話,孩子被罰站了一節(jié)課。這位老師訂了一條規(guī)矩,家庭作業(yè)寫錯一個字,罰寫50遍,課堂聽寫每錯一字,罰寫100遍。高壓之下,孩子由害怕老師逐漸開始對她所教的語文課也產(chǎn)生了厭惡和恐懼心理。
在傳統(tǒng)教育理念中,懲罰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有專家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農(nóng)村小學,老師體罰學生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在城市,雖然老師對學生硬體罰的少,但諸如罰站、罰抄寫課文等軟體罰仍是慣用的手段。一些教師恨鐵不成鋼,出于督促學生學習、糾正其不良習慣的本意,用懲罰的手段對待他們的錯誤,殊不知,這種簡單的教育方式可能會對學生心理造成嚴重傷害。類似情況在中小學生當中比較普遍。濟南甸柳一中有位男生,英語學習成績一直不錯,是英語老師的得意門生,僅僅因為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英語老師在全班同學面前對他進行處罰,他感到自尊心受到了傷害,從此改變了對這位老師的看法,也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鄭日昌認為,成人對孩子期望過高,保護過度,管制過嚴,特別是負性評價過多,會影響孩子的自我評價,挫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孩子或者膽小退縮、經(jīng)不起挫折,或者兇狠殘暴,對他人和社會充滿敵意,表現(xiàn)出極大的攻擊性和破壞性。
自信心是人性格的核心。一個人如果缺乏自信,非但在學習和工作上難以取得成功,在生活中也很難有幸福感。得到他人的欣賞,是人內(nèi)心的渴求。所以,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和管理工作中,應當采用積極的激勵措施,放大每一個孩子的優(yōu)點,使他們在肯定中獲得自信,產(chǎn)生前進的內(nèi)在動力。
最近,記者與劉女士的兒子曾進行過一次對話——
“如果你是老師,你會怎么對待那些寫錯字的學生?”
“會寫不就行了嗎,為什么要逼他們寫多少遍呢?”
“對不遵守紀律的學生,你會怎么處理?”
“誰遵守紀律,我獎給誰一支冰糕!”
童言無忌。讓孩子在我們的贊揚聲中成長吧,因為,未來的一切,需要他們自信地去面對。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