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7-23 19:46:38
小故事大啟示
我們來看一個讓父母、師長在照顧孩子過程中,有所警惕省思的小故事:
有一個人無意中撿到一個蝴蝶蛹。幾天后,他觀察蛹出現(xiàn)了一個小孔,過了幾個小時,蛹里面的蝴蝶持續(xù)奮力用它的身體,想從小孔掙扎出來。
他持續(xù)觀察了很久,因不忍看著小蝴蝶似乎盡了最大的努力,卻沒有明顯進度的情境,決定要幫這只小蝴蝶一把,用剪刀將蛹的出口再多剪開些,心想這樣小蝴蝶就可以不用這么辛苦,應該很快就可以出來了吧!
于是,蝴蝶輕松的從蛹出來,身體明顯腫大,翅膀卻又細又弱。這個人認為蝴蝶體態(tài)上雖然有些奇怪,但翅膀應該會自己慢慢長大吧!
然而這只蝴蝶的余生,翅膀并未如預期長大,蝴蝶只能拖著腫大的身體和細弱的翅膀,在地上爬行,對這只蝴蝶而言,飛行只是一個不可能實現(xiàn)的夢想。蝴蝶從蛹孔里掙脫出來,是為了成就那雙能展翅飛翔的翅膀,唯有透過掙扎用力的過程,才能讓蝴蝶身體里的體液壓進它的翅膀,成為有能力飛翔的羽翼。
孩子從出生開始也有他的成長功課要完成,未來才能成為快樂、自信、健康且獨立的個人。生命里有許多鍛練是必須要經(jīng)歷的,就像小蝴蝶從蛹中掙扎出來,是為了預備它將來飛行的需要。這個多事的人為蝴蝶幫的倒忙,是否能讓我們體悟省思,不當?shù)膮f(xié)助反而破壞了蝴蝶的成長程序。
家長做太多孩子學太少
為人父母者在育兒的過程中,如何避免不知不覺的成為無知多事的剪蛹人,想一想,您是否也會因為舍不得孩子受苦,在孩子遇到挫折時直接幫他排除困難,自以為是在幫助保護孩子,或是以為辛苦的目的就是要讓孩子過多享福、少受苦的生活,被父母要很偉大的情懷迷惑著,不自覺的幫孩子做太多,造成孩子日后變成一個雙手無力(力氣與能力)的人呢!
讓孩子從小就自己動手管理日常生活的工作,舉凡吃飯、穿衣、穿鞋等,這些都是日常生活的動作,皆為孩子學習獨立的開始,家長要站在陪伴學習的角色,不剝奪或主宰他的學習機會,只要多點耐心、給孩子機會,就能培養(yǎng)孩子應有的能力。
在生活和工作上,遇上困難時,蝴蝶接受幫助反而飛不起來的故事,可以鼓勵自己和孩子,蝴蝶經(jīng)歷辛苦掙扎的學習過程才能夠飛行,孩子也要靠著自己的力量,才能通過層層疊疊的成長關(guān)卡,父母親千萬不要當那個剪蛹的人,讓被照顧、被保護的人反而不能成長喔!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