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09-07-22 19:38:28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幼兒園家長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調動家長關心、支持、參與幼兒園教育和管理的積極性,共同提高幼兒園保育和教育質量?梢,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保教質量的提高單靠幼兒園教育本身難以奏效,必須站在新的高度,充分整合利用家庭教育資源,充分發(fā)揮家長的教育作用,實現(xiàn)幼兒園教育的協(xié)調發(fā)展。但在現(xiàn)實的家庭教育工作方面不少教師視自己為絕對權威,一廂情愿地要求家長應該怎樣做,很少考慮家長的想法與感受。例如:
鏡頭一:某班秋季開展認識水果的主題活動,老師三天兩頭的寫出“請您配合”:明天,我們要認識香蕉,請家長讓孩子帶香蕉入園,參與感知游戲活動……明天我們要認識蘋果,請家長讓孩子帶各色(紅、綠、黃)蘋果入園,參與游戲感知活動……明天,我們要組織孩子認識菠蘿,請……
家長:每天都要到市場買一種水果,浪費了時間,還要花費一定的金額,給家長造成了一定的負擔。
鏡頭二:某班開展汽車的主題活動,老師在家長會上這樣說道:“下一個主題活動,我們要以孩子興趣的主題活動“汽車”來開展教學,請家長將孩子家里的各種款式汽車帶到幼兒園來,以便孩子更好的認識各種汽車。
家長:到處去找孩子遺忘的汽車玩具,找不到,孩子就哭、鬧,吵著爸爸媽媽到商店里買,家長要再花費一定的金額購買汽車玩具協(xié)助老師開展活動。
鏡頭三:某班主題開展后每天放學的家園聯(lián)系欄經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通知“請您晚上一起和孩子上網查找有關xx資料,并將找到的資料打印出來,明天帶到幼兒園來讓孩子與同伴交流分享。
家長:有條件的趕緊買臺電腦,打印機。經濟不好的家里沒能安上電腦,但還是怕孩子在幼兒園會受到同伴的攀比刺激,給家長帶來了精神上的負擔。
從以上的鏡頭,可以看出教師為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教師往往是從“為了使我們的工作順利開展和取得良好的效果,家長應該做什么和可以做什么”這一角度出發(fā),讓家長來配合與支持班級工作。教師在此是專家、是權威;家長是幼兒園命令的執(zhí)行者。
那家園互動、家園合作共育的目的、任務到底是什么呢?客觀地講,開展家長工作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搞好幼兒教育、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手段。其目的都是為了整合并充分利用家庭中的幼教資源,更好地促進幼兒園教育工作。而家庭教育資源盡管豐富、珍貴,并不是現(xiàn)成的、完美的,搬過來就可用的。它就象天然礦石一樣,需要我們每位幼教工作者以高度的智慧去開掘、加工。這種開掘、提煉、加工、利用的過程,就是我們目前所從事的幼兒園家長工作。但家庭教育資源不同于一般的礦物資源,它是一種人力資源,在開掘、提煉、加工、利用的過程中還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要以平等合作的態(tài)度,針對每個幼兒家長的個性特點、職業(yè)特點、家庭背景有的放矢地開展真誠的個別溝通、對話、交流工作,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家長在幼兒園工作中的主觀能動作用,并及時給予肯定、鼓勵、贊揚。這樣,對家長來說才不會造成太大的負擔,家園之間良好的互動局面才會持續(xù)的敞開著。
例如:每學期初,我們就先對家長的興趣、特長、工作性質等進行全面調查。根據家長的這些特點,我們有意在主題活動開展中爭求家長的意愿,到幼兒園當“老師”,設計或協(xié)助開展組織活動。
在開展班級主題教育活動中,我們發(fā)動家長利用休息時間或下班上市場的時間引導孩子直觀的認識感知一些主題活動需要的知識經驗。象這樣的知識儲蓄比材料收集準備更重要更有意義,不僅省時省力,而且通過親子活動,加深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總之,幼兒園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學校教育和終生教育的奠基階段,其重要性已為越來越多的家長所認識。家庭及社會各界象關注學校教育那樣關注幼兒教育。多數家長為孩子選擇幼兒園,不僅看重幼兒園先進的教學設施,而且更看重幼兒園的辦學理念與保教質量,因此教師開展家長工作應是從“為了使兒童獲得全面發(fā)展,教師和家長應該做什么和可以做什么”這一角度出發(fā),經常站在家長的角度換位思考,與家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取長補短、共同努力,促進幼兒身心和諧健康的發(fā)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