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luò) 2009-07-21 16:57:28
導讀:這類孩子屬于特別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孩子,任何新鮮的東西他都會很愿意去探索很愿意去接受,可以經(jīng)常抱孩子到外面走走,或者在家里面給他講講這是什么那是什么,這個孩子只要逗他樂就很高興,經(jīng)常陪他玩,給他講身邊的事情,有任何東西讓他親手去摸一摸,經(jīng)常讓孩子動動手。
有的寶寶天生就性格外向,見人就笑,也不怕生,誰抱他逗他都可以,還一逗就笑。而且平時從他的動作中和小朋友的相處過程中都表現(xiàn)很大方,是那種人見人愛的寶寶類型。培養(yǎng)成這樣的一個寶寶,才能全面發(fā)展確實有點困難,那針對外向?qū)殞,父母們不得不請教用什么樣的方法能很好地開發(fā)孩子的智力呢?
案例1
寶寶三歲剛上幼兒園時特一般,不顯山不露水的。有一次想跟一個小朋友玩,人家大一點,不帶她玩。寶寶哭了,我就說,沒關(guān)系,他們不跟你玩,你就自己玩,他們自然就會跟你玩了。慢慢就有好多小朋友追著她玩,在小朋友中,寶寶成了出主意的。幼兒園畢業(yè)大會,全校選四個孩子朗誦就有她一個。在她與小伙伴的交往中,我并沒有直接帶寶寶去找小朋友玩,媽媽的“不管”倒培養(yǎng)了孩子的自信。
也許孩子表達較流暢,她從來沒有什么事,需要我去跟別的家長說,也從來沒有別的孩子來我這兒告狀。小朋友之間的矛盾,我們從來都是讓她自己解決。有一次上外語課時,一個小男孩與伙伴發(fā)生矛盾,小男孩哭了,他爸爸走過來說:你別哭!你揍他!有爸爸在身邊壯膽,小男孩就與對手撕扯開來。這位爸爸一看自己孩子并沒占多大的便宜,就上前去揍對方。這不單是道德的問題,這位爸爸能護他孩子一輩子嗎?我們出去吃飯,沒有餐巾紙什么的,都是寶寶去跟人要,過一會兒,寶寶就跟服務員小姐“打”成一遍。
案例2
有一個周末,兩天共有四個小伙伴到先后我們家來過,晚上的時候,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的一盒子發(fā)卡只剩了幾個,什么時候拿走,是誰拿走的也不知道,我讓她自己處理這事。她挨個問了一遍小朋友,都說沒有拿。她說:當時,我懷疑某某小朋友拿的,我就跟她說,你還給我,你要是喜歡那個,我可以送你。還說,你要是不還給我,我就不跟你玩。自己把那些卡子全弄回來了。有一天,寶寶把一支好幾種顏色的筆帶到學校弄丟了,她就發(fā)動了好幾個小同學幫她找,那拿筆的孩子不承認,她就讓同學幫她一起說,最后,筆拿回來了。
我從小到大對寶寶不是管得特別嚴格,基本屬于開放式的教育,表揚多,批評少,基本上沒有打過她,凡事跟她講道理,不訓斥她。寶寶三歲上的幼兒園,采取的是西化教育,課堂紀律不怎么管,小朋友席地而坐,師生關(guān)系比較民主,課堂氣氛特別活潑,特別鬧。印象中寶寶對父母從小就沒有畏懼感,帶小朋友上家來玩,常常對小朋友說:沒事兒,我媽不說。言外之意是,想怎么著就怎么著。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