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8 21:21:32
3-6歲幼兒處在人一生中語言發(fā)展最迅速的時期,在正常的教育情況下,此階段幼兒詞匯量已發(fā)展到三千個左右。由于此時幼兒對語言的學習完全憑借聽、說來發(fā)展提高,這同樣為幼兒學習第二種語言提供了可能。因此利用多種渠道,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對幼兒的外語學習十分重要。
一、利用園所優(yōu)勢,在日常生活中教幼兒學習英語
語言是一種重要的交流工具,是通過交流和在交流中獲得,離開使用和交流,就很難學好英語。根據目前外語教育中課堂交流與實踐應用的“落差”,創(chuàng)設課外使用機會,使“學習中”的應用與“真實中的應用結合起來。語言是在不斷地聽、說、模仿、使用中豐富提高的,特別是幼兒的外語學習,如果沒有一個連續(xù)、經常的語言環(huán)境刺激,學過的東西很快就會遺忘,因為幼兒沒有認、說的能力。而幼兒園進行英語教育占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幼兒從早上7:30入園到下午5:00離園,幾乎十小時全部生活在幼兒園,教師與幼兒一起學習、游戲、生活,可以使幼兒在教師反復說,反復使用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再自然中去掌握。比如:早上來園老師跟幼兒用英語打招呼”Goodmorning,Peter.“幼兒聽上幾天就學會了,并能模仿說”Goodmorning,MissChen.“在吃早餐和吃飯前,老師會用英語說:“Pleasewashyourhandsbeforeyouhavebreakfast/lunch.”上完一節(jié)課老師會說:“Gototoiletandhavesomewater.”在吃飯前,老師會介紹飯菜,告訴幼兒rice(米飯)、bread(饅頭),egg(雞蛋),tomato(西紅柿)等名稱,諸如請收拾玩具。上床睡覺,換衣服,疊被子等等,幼兒不用刻意去學,去記;天天聽,幼兒自然而然明白其意。這些需要在
專門教學中學上很長時間的大量詞匯、句子,就這樣在日常生活中聽熟了,記住了,并學會使用。
二、注意英語在各項活動中的使用,培養(yǎng)幼兒運用英語的能力
外語學習關鍵一點在于經常使用,在使用中達到脫口而出,成為一種能力。因此,我們注重幼兒在各項活動中對英語的使用與練習。如上課時,老師“Whositsup?”小朋友說“Isitup.”或老師說“Eyesonme.”小朋友說“Handsonknees.”這樣小朋友就安靜下來聽老師講課了。當老師說“Sitdown,please.”小朋友說“Sitdown,sitdown,Isitdown.”當老師說“Finger,finger.”小朋友說“Here,here.”這樣達到了師生互動效果,幼兒通過老師的口令中,從而達到自身練習的目的。老師要表揚小朋友做得好,除了說“Welldone.”“Youdidagoodjob.”還可以說“Good,good,good,veryverygood.”And“Good,nice,wonderful.”加上動作,就非常生動了。
又如:戶外體育游戲《老狼,老狼,幾點鐘》是由一群幼兒問:“老狼,老狼,幾點鐘”請一位幼兒當狼說時間,從1點說到12點,然后狼開始轉身追逐幼兒,目的是練習幼兒四散跑的能力。游戲語言就是簡單的一句日常生活用語:現在幾點鐘了?“(Whattimeisit?”Itis...“這個游戲是幼兒熟悉而喜歡的,于是,教師改用英語讓幼兒玩<Wolf,Wolf,whattimeisitnow.”>僅此一句話在一遍游戲中重復12遍,輪流當狼的幼兒用英語從1說到12點是,這樣句型、數字、時間很快都被理解、學會了。
再如,利用對社會角色的相應承擔能力和活動能力,提供一系列豐富的教學情境,讓兒童通過自由活動來理解語言,在使用中學習語言。如:在“娃娃家”的活動中,在學習了一些待人接客的句子后,當玩角色游戲時,老師當一會兒客人,引導幼兒用英語說“請進”、“請坐”、“請喝水”、“請吃糖果、水果”、“謝謝”、“不客氣”等等;在“娃娃商場”的活動中,引導幼兒說英語“CanIhelpyou?”(我有甚么可以幫助你),“Howmuchisit?”---Hereyouare.等,還有醫(yī)院、餐廳、發(fā)廊等等,通過玩角色游戲,這樣幼兒所學語言在游戲生活中得到鞏固、練習,久而久之,培養(yǎng)了幼兒的英語思維能力和運用能力,并解決了那種學時才說,上課時才用,平時放置腦后,容易遺忘的弊病。
三、利用電化教育手段,為幼兒提供更多的語言刺激,學習英語
電化教育是現代化教育中重要的手段,在幼兒英語教學中同樣有著其他教育手段無法替代的作用。因為幼兒畢竟有著這樣一個有限的空間、時間內,而電教手段能幫助我們克服時空的限制,提供給幼兒更多的信息刺激,創(chuàng)造適宜的環(huán)境。同時電教手段的優(yōu)勢在于有影可看,有聲可聽,悅耳的音樂,生動的畫面,具有強烈的感染力,符合幼兒的認識規(guī)律和思維水平。因此,我們在早晨幼兒入園或戶外體育活動,室內自由活動,吃飯時放一些歡快簡單的兒童英文歌曲,對話,讓幼兒邊玩邊聽,不占用幼兒任何活動時間,幼兒在反復聽的過程中,學習了語音語調,建立了語感。磁帶中盡管有學過的,沒學過的,但聽多了腦子里有了深刻印象,一旦學到就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掌握起來相對容易多了。利用電視錄像選擇適合幼兒的教材內容放給幼兒看,在畫面與音樂,情景與對話的共同作用下則提供給幼兒一種身臨其境的語言環(huán)境,加之錄像機的可控性,可重復性,對幼兒的英語學習有很大幫助。
四、創(chuàng)設情景環(huán)境,激發(fā)幼兒主動學習英語
幼兒英語學習主要途徑來自說、交往,但是良好的物質環(huán)境,在其發(fā)展中起著促進作用。這里所講的物質環(huán)境主要指教師根據幼兒英語的發(fā)展水平,有計劃、有目的地設置安排一定的情景畫面、活動刀具和動手材料,在觀察、操作、游戲中,引發(fā)他們對英語的反應和使用。
1.用墻面布置。
墻面布置是幼兒園環(huán)境中面積最大,最為醒目的畫面。它如同一幅大的廣告,濃縮著教育內容和目的,給幼兒以直接的刺激和潛移默化的影響。綜合英語教學實驗也強調,堅持聽說領先,也可依據外語學習與母語學習的不同特點,在命題學習年齡階段,適度的引入一定量的認讀。于是,我們在室內、樓道、洗手間等地,根據不同的場所設置不同的畫面,寫上相應的英文句子。如:幼兒飯后在樓道內散步,我們畫上幾個小腳印,寫上Goforawalk或takeawalk;在圖書角畫有一張嘴,上面豎著一個食指下面寫有pleasebequiet,在洗手池上面畫有小朋友洗手和小水滴,小水滴上寫有pleasewashyourhands等等,這些有趣的畫面,幼兒雖然不認識上面的字,卻知道是英文,看到時就會引起對英語的反應和使用,畫面都在無聲的給幼兒一種英語提示。在主題畫上,老師根據教育目標和幼兒水平進行設計,既有品德教育,又有計算、常識、語言故事等,這樣既對幼兒進行思想教育,又教會幼兒用英語表達清楚畫面的意思,發(fā)揮了墻面環(huán)境的多種教育功能。
2.創(chuàng)設英語角
英語角是一個讓幼兒通過對圖片、實物、頭飾、貼絨,立體臺飾等物品的擺弄和操作在游戲中運用英語的一個區(qū)域。教師的作用是投放材料進行引導。如:小班在學過蘋果、梨、橘子等水果名稱后,教師設置1棵立體數,在角中放些橡皮泥,未涂色的水果卡片,幼兒捏出或涂色后用曲別針掛在樹上,幼兒一邊操作,一邊說,英語得到反復的聯系,而捏的能力、涂色的能力同時得到發(fā)展。有時幼兒會問桃子怎么說,西瓜怎么說,老師便教給他們,這樣變被動學為主動學。再如:在學習人體器官后,教師準備幾個不同的組合人,在活動角中引說:“我今天給自己畫個像,你們看”。邊指出各部分,邊說英語:“Thisismyhead.”“thisismyeye.Thisismynose.幼兒一下子被吸引,爭著來給己畫像,嘴里大聲說著”thisismy…“由于英語角的有趣和可操作,所以深受幼兒喜愛,為幼兒提供了主動學習的場所。
3.設置游戲場景,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
游戲是幼兒的天性,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在英語學習中,寓教于游戲中,發(fā)揮幼兒無意注意優(yōu)勢,在玩中不知不覺地學習,對他們語言的掌握有很大作用。綜合英語教學強調教學應從兒童興趣入手,提供大量的趣味性材料,引導學生參與其中在參與和承擔角色中體會語言的意義,在獲得成功時,把外部動機轉化為自覺的內部動機,激發(fā)學習英語的欲望,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在一次學習顏色,紅、黃、白、綠、黑、橙幾種顏色時,老師找到了這幾種顏色的玩具車,于是組織幼兒玩”汽車展覽會“游戲,聽音樂開進展廳,大廳內分不同顏色的汽車展區(qū),幼兒按標志停放,然后教師邊引導參觀邊教顏色和句子,同時請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汽車,如:Thisismycar.Itisred.幼兒為了把自己開的汽車介紹給同伴,便努力去聽,去說,去學,這樣活動中人人都是主角,人人都在參與,在反復地聽、說中記憶和學習。再如:在學習馬、牛、羊、豬、雞、鴨時,組織幼兒玩”參觀農場“。老師把玩具動物放在地上,放置一些立體的樹、草,裝飾成一個農場,帶幼兒參觀農場,讓幼兒自己說出自己見到的動物名稱,介紹給同伴”Thisisahorse…“幼兒在這樣一個模擬農場中復習了動物,仿佛自己真的走進了農場一般,有如身臨其境的感覺。
總之,我們從實踐中感到,幼兒園進行英語教育必須通過多種形式和途徑,創(chuàng)造一個好的語言環(huán)境,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讓幼兒在歡樂和興趣中學習。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