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4 02:53:54
看著孩子一天天在幼兒園健康、快樂的成長,我們的培養(yǎng)目標也隨之不斷的深入。一段時間里,我們一直在培養(yǎng)常規(guī),也就是在日常生活的每一環(huán)節(jié)中培養(yǎng)幼兒的自理能力。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了解,發(fā)現(xiàn)我們班的幼兒因為年齡小,在家自己動手的機會比較少,存在著很強的依賴心理:在入廁、盥洗、進餐、喝水等環(huán)節(jié)中存在著一些問題。
就拿喝水這一環(huán)節(jié)來說吧!隨著天氣日漸轉涼,室內外氣溫比較干燥,為了減少冬季一些疾病的發(fā)生,所以我們加大了幼兒的飲水量。但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小小一杯白開水,對于孩子簡直象一杯“苦水”很難下咽,有幾名幼兒如:孫程、曹航寧小朋友都需要老師每次來喂,但老師喂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比如:孫程小朋友連杯子都懶的拿,水送到嘴邊喝上一口就含在嘴里不動了;曹航寧小朋友在家喝慣了“甜水”對白開水不適應,所以在喝水時她總是不配合,有時候一上午都“滴水不進”,有時弄得我們也沒辦法只好妥協(xié),給她沖上一杯“甜水”。
面對孩子喝水困難的情況,我們也積極請家長與我們配合,想“雙管齊下”攻下這個難關。但經過一段時間,幾個家長又把這個難題交給了我們,對我們說:“我們也沒有好辦法,希望老師再想想好主意。”于是,我們幾位老師一起開動腦筋想辦法,用什么樣的辦法能讓孩子主動喝水呢?我們都知道孩子的天性是喜歡游戲,我們嘗試了這樣一些方法:在自然角準備了一些植物(大蒜、豆苗)、水杯等,請孩子每天給植物澆水,過了一段時間,一些孩子就發(fā)現(xiàn)不澆水的植物就會死掉。我們又利用班中的壁面,設計了一個“寶寶今天喝了幾杯水”的主題活動,我們利用廢舊紙盒、掛歷紙等,制作出各式各樣的魚寶寶,幼兒每人選一個喜愛的魚寶寶貼上自己的姓名。我們再為幼兒準備一些即時的“泡泡”,每當幼兒喝完一杯水后,我們就請他為自己的魚寶寶貼上一個小泡泡,孩子對這個活動很感興趣,可高興了。每天他們一喝完水,就三三兩兩跑到自己的魚寶寶那里貼泡泡。孫程和曹航寧小朋友的主動性也高了,被調動了起來,喝水的速度不光快了,而且還經常對其他小朋友說:“這是我的小魚,我要喝多多的水。”
通過這樣的游戲活動,孩子們的喝水習慣有了明顯的進步。生活即教育是托班保教工作的重點之一,我們還要繼續(xù)用這樣的方法培養(yǎng)孩子進餐、盥洗、入廁等方面的自理能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