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3 00:00:48
張家港市泗港幼兒園 張靜婭
幼兒教育理論的研究表明,游戲是學前兒童的基本活動,它是幼兒智力、道德、美感的發(fā)展和身體發(fā)育的最重要的手段,幼兒的一切活動都有與游戲緊密聯(lián)系。
著名教育學家陳鶴琴也說過:游戲是孩子的生命,游戲是孩子獲取知識的基本活動形式。玩沙是孩子最喜歡的一種游戲活動。在這里,孩子們顯得自由自在,輕松活潑,不受任何拘束,其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可以得到充分發(fā)揮。
一、培養(yǎng)了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
玩沙游戲特別需要孩子們大膽想象,精心設計,動手操作。玩沙包含著動手、動腦能力的訓練。
例如:“游戲:小小建筑師”
游戲前,我先進行談話引導,了解幼兒對游戲的主題、布局以及活動順序進行的思考。幼兒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爭先恐后地描述自己心中的“樂園”、“城堡”是何等模樣:樂園要有大門、“動物園”、“游樂場”、“美麗的花圃”、“堅固的城堡”旁要有樹作“戰(zhàn)斗掩護”……這樣,一個個方案便在幼兒的談話中大致勾畫出來了。
游戲中,幼兒認識了“沙”的特點,掌握了堆沙、挖沙的要領,分別采用了堆、積、挖、掏空、砌、等技能技巧,許多積木、積塑、廢舊物品等輔助材料構建成了幼兒心目中的路、橋、隧道、地道、假山、城堡等。為了把“公園”建得逼真、漂亮,孩子們還真動了一番腦筋,他們挖了,覺得不好,又抹平重新挖;剛堆好,卻又塌下來,就重新堆……
游戲后,根據游戲內容的需要,我又啟發(fā)幼兒自己為游戲活動設計一些力所能及的制作。許多幼兒參與收集各種廢品和游戲材料,如,瓶罐、貝殼、包裝盒、塑料小人等,并制成玩沙時所需玩具和飾物。整個過程不停地挖、砌、堆,一雙雙小手得到了鍛煉,其聰明才智也得到了發(fā)揮。
二、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能力。
在沙池里游戲,孩子處于自由交往的環(huán)境之中,他們一起交談各自的構思,商量怎樣玩,這就給幼兒提供了充分的言語交流的機會。幼兒在操作過程中,聯(lián)系動作特征,直接感受并能理解:“挖、砌、堆、填、搭、埋、掏空、包圍”等詞語,如果離開動作來學習這些詞語,其效果大不一樣。有趣的是平時不喜歡說話的立立小朋友在用沙子構建了一定場景后,其想象的情節(jié),依然在他腦中馳騁,他迫不急待地將這種想象告訴老師和小朋友,講成一個有聲有色的故事:“我從自己的家中挖個通向咪咪家的通道,然后用‘板子’架在上面,用沙子堆好,等到敵人攻擊我們家時,我立刻沖到咪咪家,向解放軍報告情況消滅敵人。”可見,玩沙游戲能使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鍛煉。
三、發(fā)展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
玩沙游戲沒有規(guī)則的約束,幼兒可以依照自己的愿望和想象去構思和建造,游戲始終處于發(fā)展變化的過程中,幼兒為了實現(xiàn)游戲的目的,就要不斷適應發(fā)展著的新情節(jié),玩出新花樣。
例如:有一次孩子在沙堆里玩挖坑的游戲,我就問孩子:這么深的一個洞,你們看像什么?孩子們紛紛說:像河。“那再長一點,就能讓更多的人喝到水了。”孩子們一聽,都一起動手挖起來。他們的活動得到了老師的鼓勵,興趣更濃,積極性更高。在以后的活動中經常挖河,為了引起更多人的投入,再第三次活動后我組織孩子討論:挖出來的沙可以干什么?孩子們有的說:堆山;有的說:造房子……于是新的主題活動又生成了,這次活動是堆小山,并學會把沙拍緊,不至于下滑,但孩子們發(fā)現(xiàn)小山不美,就找來樹枝、樹葉點綴……顯然,這些情節(jié)使玩沙的內容得到了充實,也使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得到了發(fā)展。
四、提高了幼兒對美的感受能力。
在玩沙游戲中,孩子們不論是單個物體造型還是整體設計,不論是色彩搭配還是比例協(xié)調,不論是外觀形態(tài)還是主題內容,無不表現(xiàn)他們對美的感受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在玩“七色城”游戲中,菲菲所構建的美麗的房子,不僅外形酷像,而且色彩搭配協(xié)調。其他小朋友的房屋也構造得高低起伏,錯落有致。難怪孩子們一開始構造就興致勃勃,流連忘返。
在這里,幼兒不需要說服動員,更不用強迫命令,而是靠創(chuàng)造、靠美本身的魅力來吸引他們?梢,玩沙游戲對提高幼兒對美的感受能力來說作用是無可非議的。
玩沙游戲是幼兒童年的歡樂、自由和權利的象征。豐富多彩的形式不僅可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而且能增長
幼兒的知識,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同樣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的歡樂!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