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7-02 00:03:06
隨著幼教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的幼兒教育工作也從年輕走向成熟,經(jīng)歷了從灌輸式教育向素質(zhì)教育的轉變,F(xiàn)在的教育越來越重視幼兒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活動的過程與幼兒的感受,這就需要教師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體現(xiàn)幼兒與教師的互動。
1、作為幼兒教師最根本的目的是創(chuàng)造高質(zhì)量的
幼兒教育,促進幼兒健康成長。這就需要我們幼兒教師
要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角色與幼兒互動、交往。
一個班級的幼兒朝著怎樣一個方向發(fā)展,最重要的
是教師如何引導。工作幾年來,我一直對自己說一句話:“一定要把最好的給予孩子們,讓孩子們通過我的努力和引導有新的改變和收獲。”
1、對幼兒的教育做到有張有馳。
說到“張”,當孩子們需要掌握一定知識和技能時,
一定要認真,對每一個孩子負責。2002年我所帶的班級是大班,孩子們在剛開始接觸計算時,掌握不是很好,我除了運用演示教具、講解、游戲等方法,每節(jié)課都要為班里的幼兒一一書寫字頭、一一批改作業(yè),進行個別指導,還利用業(yè)余時間為孩子們制作各種可操作的教具,并針對幼兒不同的發(fā)展狀況,為他們準備不同的家庭作業(yè),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樣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孩子們漸漸地喜歡上學習計算,總是自覺地拿起筆和作業(yè)本對我說;“老師,我想寫計算題。”班里孩子的計算能力整體明顯的提高了,家長們也都很滿意,并表示一定會積極配合。
說到“馳”,在日常生活中、游戲中,我總是與孩子們玩在一起。娃娃家中,我有時是“媽媽”、有時是“客人”,有時還是“小朋友”,孩子們也都很喜歡我這個“朋友”的加入。在體育活動中,我和孩子們一起比賽跳小繩、跳大繩,孩子們的勁頭別提有多高了,都嚷著要和劉老師比一比,紛紛加入我們的比賽。
2、為幼兒提供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
說的語言環(huán)境,在這幾年的教育教學中,我十分重視幼兒語言的發(fā)展,因為幼兒期是人的語言發(fā)展關鍵期,在這段時間里,對幼兒進行適時的培養(yǎng)是很重要的,甚至會影響其一生,所以,在工作中每天不但利用早晨的談話活動,讓幼兒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日常生活中,還要與幼兒進行個別談話,特別是針對那些性格內(nèi)向、膽小,不愛講話的幼兒,我們班有一個名叫琪琪的女孩,平時不愛講話,甚至點到她的名字時,她都不回答“到”,通過一段時間的個別談話,漸漸地琪琪變得喜歡與人溝通了,不但能聽到他洪亮的答“到”的聲音,她還能主動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甚至還能來“告狀”了。
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我總是盡量給孩子們更多的說
的機會,提問時也盡量引導幼兒自己說、多說,給每個幼兒發(fā)言的機會,教師很少給予總結,讓幼兒自己總結、補充,鍛煉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
記得我剛接大班時,這個班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不是很好,甚至有的幼兒在活動中,從不舉手發(fā)言,上課經(jīng)常注意力不集中,經(jīng)過僅僅一個學期的培養(yǎng),在學期末我園舉行的觀摩活動中,我上了一節(jié)社會領域的《需要幫助的人》,園長和在場的所有的老師都驚嘆,我們班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得如此之快,幼兒與教師之間自然流露的默契,融洽更讓他們贊不絕口。其實,在上課之前,班里的保育員提醒我說:“先教孩子一些東西,免得上課時回答不上來。”可是我沒有那么做,我覺得觀摩課并不是表演課況且我對自己班的孩子和對自己都有足夠的信心。
2、教師要用內(nèi)在的生命價值(教師的內(nèi)在魅力)
來吸引、引導幼兒。
我覺得在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所要給予孩子們的并不是多么高深的知識,而是要引導幼兒如何去認識周圍的一切,有正確的角度和認識方式,這就需要教師本身具有一定的內(nèi)在的感染力.
記得去年的冬天,由于外面的天氣很冷,孩子們?nèi)雸@進到教室后,手常常都是涼的,所以每來一名幼兒我都要用自己雙手幫助他們捂捂小手,使他們小手盡快的熱起來。一次,我?guī)秃⒆觽兾嫱晔趾螅约旱氖忠呀?jīng)變得很涼了,這時班里的萌萌走到我面前,眨著一雙大眼睛,很認真的對我說:“劉老師,我也幫你捂捂手。”說著她就把自己那雙胖乎乎的小手放在了我的手上,很用心地捂起手來,這時其他的孩子們見了都紛紛跑過來說:“劉老師,我也幫你捂捂手。”“劉老師,我也會捂手。”“………。”一雙雙小手都向我涌來,最后,班里的每一個孩子都幫我捂了一下手,他們覺得很開心,臉上洋溢著燦爛笑容,我在那一刻也感覺孩子們都長大了,也深感自己的努力付出都會在孩子們的身上閃亮!
三、教師要通過幼兒不斷地進行反思。
在日常生活及教育教學上,不斷地調(diào)整教育教學實
踐過程,更加自覺地規(guī)范自己的教育行為與師生互動,記得一次,我為托班幼兒設計了一節(jié)美術活動——圓形添畫,在準備材料時,我為每名幼兒準備了三個大小不一的圓形,可是孩子們卻只添畫了一個圓形,而且多半只畫出了太陽、車輪這樣的圖案,通過幼兒反饋的結果,我不斷的反思,終于知道了托班這一年齡段的幼兒想象力和繪畫能力是有限,準備材料時要時刻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一切從幼兒出發(fā)。從那以后,我設計活動時總是要先想到幼兒的接受程度,針對幼兒的發(fā)展情況來設計。
教師與幼兒的互動是一個永遠不會停止的課題,它會一直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及教育教學中不斷地發(fā)展、閃現(xiàn)。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