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6-21 22:13:02
如何對新生兒進行教育
心理研究表明,孩子的教育應在孩子出生后就開始,也許有人感到好笑和可思議,認為是天方夜譚。因為人們把新生兒看成像所有剛出生的生物一樣,只不過對光有反映,而對周圍的環(huán)境沒有感受力;他們只需要充足的乳汁?清潔的尿布和溫暖的搖床。實際上,新生兒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感覺很靈敏,具有非凡的模仿和辨別力。對新奇的事物特別感興趣,尤其是喜歡有生命的東西。新生兒的視覺和聽覺感受器在結構上已與成人基本相同,視覺和聽覺是嬰兒與成人交流的最初渠道。新生兒出生1周,就能辨別出出生之日起給他喂奶的媽媽的聲音,4周就具有對語言不同發(fā)音的辨別力。嬰兒出生后的前4周是他們步入生命最有意義的時期。
嬰兒的微笑和哭聲,是一種本能的情緒活動?蘼暿巧眢w某種不適的瓜,而微笑則是身體舒適的表現(xiàn)。父母若以臉?物忽隱忽現(xiàn)來刺激嬰兒的視覺,或以說話聲?鈴聲來刺激嬰兒的聽覺,可以誘發(fā)嬰兒心理瓜而微笑。這樣既可使視覺和聽覺得到鍛煉,同時也對嬰兒最初的智力發(fā)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笑是嬰兒與人交往的開端。父母也可從笑聲中了解嬰兒的心理世界,也可以從笑聲中了解嬰兒的智力發(fā)育水平。研究發(fā)現(xiàn),愛笑的嬰兒其智力發(fā)育水平比不愛笑的嬰兒要略高一些。因為不愛笑攖兒,往往心情壓抑?感情憂郁?不愿意與人交往,熱必影響嬰兒獲得信息,而不利于智力發(fā)育。因此父母千萬不要忽視嬰兒的微笑,要讓嬰兒經(jīng)常擁有微笑,在歡聲笑語中茁壯成長。
嬰兒的教育還體現(xiàn)在對待孩子的哭聲。嬰兒不會講話,不能告訴父母自己的感受:是不舒服?是不稱心?還是……而只會用哭聲來表達。家長應該對孩子的哭聲有所辨別:有病哭,或無病哭,還是無故哭鬧。有病哭鬧應及時時送醫(yī)院治療。無病哭鬧是餓?渴?尿布濕了,或受冷?太熱,或衣服穿得不舒服等,經(jīng)護理或改變就會安靜。若是無故哭鬧,則不要立即去抱他哄他,否則一哭就抱,久而久之則形成了壞習慣,“哭”成了向大人“示威”的武器。而要根據(jù)嬰兒的年齡大小特點,去接觸他,逗樂他。這對嬰兒的智力發(fā)育有利。
心理研究證明,孩子出生后的1--2年是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最迅速?最關鍵時期。新生兒的大腦已具備了接受外界良好刺激的條件。早期教育從新生兒開始,可使大腦獲得足夠的刺激,即使大腦在功能上和結構上更趨完善,又促使?jié)撛谀芰Φ玫捷^好的發(fā)揮。因此,孩子從出生到3歲這一階段,可塑性最大,智力潛力也很大。在此階段父母可身體力行,言傳身教,從孩子的生活習慣著手,如飲食?睡眠?大小便及清潔衛(wèi)生等方面,嚴格要求,合理教育,使孩子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值得一提的是,家長以身作則的行為很重要,如夫妻關系?鄰里關系?等人接物?禮貌語言等。雖然幼兒不懂事,但接受感觀形象能力?模仿能力都很強,如你張嘴?伸舌,孩子也會學你的樣子。父母的一言一行會在小兒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影像,在今后的相應時候會自然流露或模仿出來。家長了解了新生兒的行為能力,有利于家長和新生兒的接觸和交往,也有利新生兒早期的智力開發(fā)。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