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6-21 19:57:46
每個寶寶從出生開始即顯現(xiàn)不同的特性,直到長大呈現(xiàn)不同的人格物質。這些特性的養(yǎng)成,有些是與生俱來的質,有些是后天學習得來的。所以是否成為一個快樂的寶寶,還要視他是否處在足以令人快樂的環(huán)境。
嬰兒是否能了解大人的行為
專家表示,很多人都覺得寶寶還不會說話之前,看起來傻傻呆呆的。事實上,曾有研究顯示,讓剛出生的寶寶在母親的懷里,聽母親的心跳、聲音,比較能讓寶寶安靜,這是因為聽力在胎兒時期就已開始發(fā)育,胎兒對周遭的環(huán)境已逐漸反應。等到寶寶出生后,雖然他不能明白大人講話的意思,但從音調、表情、動作,就能感受到大人的情緒及對寶寶的情感。
寶寶為什么哭
使寶寶哭的原因很多,包括尿布濕了,肚子餓了、生病、要和人一起玩、周圍環(huán)境讓他不便服了需要引起注意等。寶寶哭鬧,同時也是一種學習過程,寶寶借著哭鬧的動作,測試大人的反應,以確定周圍環(huán)境是溫暖的或是冷漠的,以及自己的角色是否重要。經(jīng)過多次的嘗試后,才對周圍的環(huán)境產(chǎn)生信賴感。
有一些人認為,不要每次在小孩哭鬧時都抱他,以免使他有依賴感。這是傳統(tǒng)的想法,也是以大人的立場為出發(fā)點,因為他們須為生活奔波勞苦,沒有時間、精神置于照顧小孩身上,所以希望小孩好帶、不干擾生活。
小寶寶眼睛不能看得太遠,尤其是剛出生的寶寶,能見度大概只有大人抱起來,寶寶與大人的臉的距離,所以抱著小孩時,互動、刺激都比較多。小寶寶是能夠感受到大人的情緒的,有些大人雖然在照顧他,但是很煩躁,講話的表情、抱的感覺,都會讓小寶寶感到不舒服,也就很容易哭。一個經(jīng)常被注意、被疼愛的寶寶,是比較不會哭的。
所以大人在面對寶寶哭鬧時,要查明原因,不要不理他。抱小孩,是親子互動中最讓寶寶及母親愉快的經(jīng)驗。
另外寶寶哭鬧常常也與缺乏安全感有關。一般來說,寶寶在四到五個月后開始會怕生,一歲多以后會害怕與熟悉的人分開,會有分離焦慮的情形。一些父母不了解孩子的這些特性,在寶寶四到五個月在后,晝夜周期較穩(wěn)定,作息較為正常,即想要將寶寶托給別人,自己重回職聲,不巧此時的寶寶開始會怕生,產(chǎn)生適應上的困難。而有些母親則在寶寶一歲多的時候做這樣的選擇,使寶寶產(chǎn)生很強烈的分離焦慮。
寶寶為什么喜歡笑
有一種說話,認為寶寶的笑,只是面部神經(jīng)肌肉的反應,意義不大。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一般來說,寶寶在五到六個星期開始對周圍的環(huán)境有微笑的反應。如果是平時與大人玩耍時的笑,例如,他知道聽到聲音后,母親就會走過來,在他聽到聲音后就會笑,這表示對周圍環(huán)境的愉快反應,而不只是單純的肌肉神經(jīng)運動。
寶寶很喜歡與大人玩耍、被大人逗弄,這是因為他們需要感情的互動。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除了飲食外,感情的交流也是一種養(yǎng)分。逗寶寶的方法很多,例如用手在寶寶的肚子上抓癢,或是用紙或毛巾將自己的臉遮住再打開的躲貓貓游戲,都會逗得寶寶很開心。
想要擁有快樂的寶寶,一定要常和寶寶一起玩,爹媽要享受和寶寶一起玩的經(jīng)驗。在愉快環(huán)境中長大的寶寶,如果他是內向的孩子,也是正面情緒較多,較不會退縮的小孩。
寶寶的學習是全方位的
寶寶的學習不只是認知的學習,有些父母在寶寶很小的時候,就會讓他學習認識字卡。其實學習是多方面的,生活中還包括有社交應變能力、審美能力、聽音樂等全方位的學習,比較小的寶寶,借由發(fā)出什么信息,大人才會知道他的需要。如果大人對他發(fā)出的信息沒有反應,寶寶就無法得知該如何表示,外界不會知道他的需要,他的學習機會就被剝奪了。
另外贊美與鼓勵也是一種學習,可以建立寶寶的自信。但方法要得當。例如,曾有位母親表示,她平常都是以半成品鼓勵的方式教育小孩,但后來她發(fā)現(xiàn)這樣的方法不管用了,因為她的小孩對玩具的需求愈來愈大,后來甚至連電動小汽車都無法滿足他。
其實給寶寶鼓勵,不一定要用物質,如果與寶寶關系親密,一個擁抱、一個親吻或一個贊許的表情,都能使寶寶得到很大的滿足。
另外有一種說法為不可以贊美寶寶,也不可以說寶寶不好。這又是別一個傳統(tǒng)。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說法,可能源于古時候醫(yī)藥不發(fā)達,以為隨便稱贊小孩可愛、長得漂亮或是說他很胖,會有不好的后果,可能千萬身體不健康。從醫(yī)學的觀點,由于中國大部分地區(qū)人口密集,本來就很容易互相傳染疾病。要避免生病,少帶寶寶到公共場所,而且家人要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還有人認為時常贊美小孩,會將他寵壞,將疼愛放在心里就好。其實疼愛要說出來,要讓寶寶接收到贊美與肯定。而如果擔心會寵壞小孩,父母就要將規(guī)則定得很清楚,雖然現(xiàn)代社會,許多父母已與孩子打成一片,如同朋友一般,但是父母角色仍很重要。他們是朋友、導航者,也是定規(guī)則的人。
如今對孩子的期許,很乖和老實已不是最重要的,有信心、有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可能更為重要。所以贊美與肯定,是寶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寶寶學說話由與大人互動開始
寶寶學說話,有些從單字開始,有些從單字開始,有些則從很短的短句開始。先會講單字的寶寶開始說話的時間較早。而這些單字與短句往往與日常生活有關,它們大多是一些動詞,例如吃、走、玩、不要等生活用語。
寶寶會講話,一般是指有意義的發(fā)聲。他們在學會講某個字前,一定都是先聽懂它,才逐漸會使用。當大人與寶寶一起玩時,通常都是語言和動作并用,久而久之,他們無形中就會學到那些字的意思。所以如果希望寶寶早點開口說話,預備動作很重要。俗話說:生一個小孩后,要講三年的呆話。剛開始的時候都是父母親在自言自語,但一定要有這樣的過程,才能對寶寶的語言學習有助益。
寶寶的自信來自父母無條件的愛
要幫助寶寶建立自信,第一步是父母無條件的愛。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該避免說一些恐嚇的話,父母不應該在孩子不乖或成績不好時不愛他,而是應該管教他。
這樣的道理可能很多父母都明白,但這樣的話仍然很容易脫口而出。使得孩子以為他必須達到父母的要求,才會有價值。如此會減低他的自信心。
一個人的聰明程度,在出生時就已經(jīng)有一個范圍,但如果在年細時期給予足夠的顯示,文化刺激度不夠的孩子,在語言、認識的發(fā)展上都較遲緩。所以不僅應于日常生活中加強親子互動,也應注意互動的品質。良好互動的生活習慣,在孩子整體學習上極為重要,也為他們的人生創(chuàng)造一個好的開始。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