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6-19 09:26:55
當然,你也可以說晴雯是敬業(yè),或者是出于友誼,愛情與友誼,本來就很難區(qū)別,見仁見智,無法統(tǒng)一。在我看來,那就是一種沉睡著的愛情,一個女子對于離自己最近、最為親密的男子,產(chǎn)生的一種模模糊糊的感情,她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在愛著,只想著"大家橫豎在一起的",并在日常細節(jié)里有不經(jīng)意的流露。直到最后的時刻,明白原來沒有那樣混沌的一個地久天長,加上賭氣,才把這份很女孩子氣的感情表達出來。
她不懂得放出和身份相符的手段,比如寶玉洗澡,讓她打水一道洗,我一直弄不明白這一道洗是什么意思,應該不是眼下的鴛鴦浴吧?但是碧痕侍侯寶玉洗澡,如何會讓席子上也汪著水?總有些曖昧,對于這種曖昧之事,晴雯一概回絕,和黛玉一樣,她在乎的是寶玉的心,容不得冒犯。她會為無關緊要的事情和寶玉慪氣,對襲人冷語敲打,這些招數(shù)黛玉使了還有效,換成晴雯只會令寶玉有不解的煩惱。
晴雯的愛情尖銳、熱烈而直接,但不具功利性,襲人對寶玉說,假如你做了賊,難道我還和你在一起?晴雯不會有這樣的疑問,她是可以跟喜歡的人一道縱橫江湖飛墻走壁的,假如后者有這個能力的話。
晴雯單純,不世故,但有時候,不世故也等同于不可愛,因為世故這東西,本來就帶了點迎合的意味,雖然不乏弄巧成拙者,但沒有這東西肯定難以見容于世。我們可能喜歡詩歌,卻一定不會希望一個詩人作鄰居,就算寶玉比我等高尚,也不能免俗,除了深愛的黛玉,其余的身邊人,當然還是乖巧者省心舒服。晴雯生得再美、手藝再好,對寶玉有再多的感情都沒用,她所擁有的,不是寶玉所需求的。
僅僅是感情上的失意可以忽略不計,用八十年代人的語法叫,沒有愛情又不會死!晴雯的晦氣在于,她不會勾引寶玉導致感情上的失敗,卻因狐貍精的名聲導致事業(yè)上的失敗,那些老嬤嬤們終于登上舞臺中心,成功地扮演了間接施暴者的角色,唆使王夫人將晴雯攆出去。
就是這一段,寶玉讓讀者以為他對晴雯有著額外的感情,先是去探望,又時時掛懷,還寫了一篇長文祭奠,好一個"公子多情"的模樣,可我細細看來,總覺得悲哀,這一場感情大戲,始于感動,終于游戲。
寶玉是眼睜睜地看著晴雯被從床上拖下來的,卻一聲也不敢吭,這個成天家叫嚷著要這個攆那個的貴公子還真是銀樣蠟槍頭啊,關鍵時候,他根本沒有發(fā)言權(quán)。晴雯被攆出怡紅院,他悄悄地跑去探望,又恢復了感情豐富的狀態(tài),這大約是寶玉第一次拜訪貧民窟--襲人家算是小康之家,有意思的是,當他發(fā)現(xiàn)晴雯要的茶不過是瓦罐子里顏色可疑的湯水時,不是同情,而是覺得驗證了古人所云的"飽飫烹宰,饑饜糟糠"。他還是保持了理性思辯的頭腦的嘛!
打動寶玉的,是晴雯一番傾肝吐膽的訴說:"只是一件,我是不甘心的:我雖生得比別人略好些,并沒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樣,如何一口咬定我是個狐貍精!我太不服。今日既已擔了個虛名,而且臨死,不是我說一句后悔的話,早知如此,我當初也另有個道理。不料癡心傻意,只說大家橫豎是一處,不想平空里生出這一節(jié)話來,有冤無處訴!"接著剪下指甲相贈,又與他交換了貼身小襖,還哭道:"回去他們看見了要問,不必撒謊,就說是我的。既擔了虛名,越性如此,也不過這樣了。"沒有哪一個女子有過這樣直接而熱切的表述,前番掙命補裘,這次赴死般的傾訴,晴雯總是以生命之光映照她的愛情,不須說襲人,便是黛玉,也從無這等極具爆發(fā)力的表現(xiàn)。
有一種感動梗在寶玉心間,他從來不知道,自己會被這個女孩子如此深愛,這愛里充滿了委屈與寂寞,寶玉想像著她的感覺,又震撼又感傷。
習慣了愛別人的人,也會戀戀于被愛,當晴雯的死訊傳來,寶玉關心她彌留之際喚的是誰的名字,他太看重自己在晴雯心中的地位。但曹公再次體現(xiàn)出一個寫實主義者的良心,對于人世極度失望的晴雯,一夜喚的都是"娘",那個湮滅在她顛沛流離的童年記憶里的懷抱,這一刻是如此迫近而溫暖,她的喊叫,是向上伸出的一只手,只要再用一點力,就可以抓住。
寶玉不能體貼她的感覺,只納悶為什么不是呼喚自己,小丫頭的謊言重新給他注入良好感覺,文人的惡習發(fā)作了,他要借機寫一篇祭文--可不是,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不是天天都死人的。
他謀篇布局,遣詞造句,把個文字游戲玩得津津有味,興之所至,還聲稱"鉗鈹奴之口,討豈從寬,剖悍婦之心,忿猶未釋",呵呵,寶玉何曾是如此有正義感的人,說說罷了,文中那些過分溢美之辭,又與晴雯何干?他要寫一篇辭藻華麗的文章,晴雯之死,也不過是他借來的一點茄子香。
正因如此,當黛玉陡然現(xiàn)身,倆人立即有說有笑地推敲起辭藻來,越說越離譜,逐漸和晴雯沒一點干系。
寶玉之于晴雯,便是那點虛浮的情意,晴雯拼了命掙來的,維持的時間,也只是這樣短短的一段而已。只剩下一句話,有歪打正著的準確: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壟中,卿何薄命。些許哀憐之外,是與己無關的淡漠的無奈。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