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18 21:01:24
1、蛋白質含量略高于國外水平
在對孕婦、乳母等人群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母乳中蛋白質的含量略高于國外,足以滿足新生兒的需要。
2、氨基酸含量豐富
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重要成分。該調查中發(fā)現(xiàn),在游離氨基酸中,;撬岷控S富,;撬嵊兄趮雰耗X的發(fā)育。此外,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中以谷氨酸和谷氨酰胺含量高,這類物質是孩子能量的來源,并且是組成腦的介質,而且也和腸道的發(fā)育有關。
3、脂肪酸含量好
調查中發(fā)現(xiàn),早產兒的母乳成分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于足月兒的母乳,因此,早產兒更適宜吃媽媽的奶。初乳中飽和脂肪酸含量較低,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豐富。這些不飽和脂肪酸對胎兒在宮內最后3個月到出生后18個月的大腦迅速成長的關鍵時期,對于腦神經和神經髓鞘的形成均有重要的作用。而在牛奶和嬰兒配方奶中,嬰兒體內不能合成的必需脂肪酸和花生四烯酸明顯少于人乳中的含量,這對嬰兒的生長發(fā)育是不利的。
4、低聚糖含量豐富
國外資料顯示,母乳中有100多種低聚糖。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上海市母乳中每100毫升含7克糖,其中有5克乳糖和2克低聚糖。吳圣楣介紹,低聚糖在嬰兒體中可有效促進體內雙歧桿菌的生長,而這種物質在牛乳中幾乎測不到。同時,有害細菌進入腸道后,體內的低聚糖可先與其結合,從而減少有害細菌對人體的侵害。有報道表明,出生6~8天的母乳喂養(yǎng)嬰兒腸道內雙歧桿菌占細菌總數(shù)的98%,而人工喂養(yǎng)嬰兒僅占61%,甚至有人報道在出生1~3天的人工喂養(yǎng)嬰兒腸道內根本未檢出雙歧桿菌。雙歧桿菌在代謝過程中將產生多種有機酸,在促進嬰幼兒生長發(fā)育、營養(yǎng)調節(jié)和防御感染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這次調查中共對14種低聚糖做了測定。
5、生長抑素含量高
研究發(fā)現(xiàn),生長抑素在母乳中含量高。這種物質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其他消化液分泌,并具有鎮(zhèn)靜作用。孩子在吃母乳時,由于自身的消化道會分泌較多的消化液,以促進食物消化的作用,因此母乳中的生長抑素與嬰兒本身有互補作用。同時,國際上也有報道表明,用母乳喂嬰兒可顯著降低媽媽乳腺癌的發(fā)病率可能與生長抑素相關。
6、瘦素含量較多
母乳的脂肪球中含有豐富的瘦素。用母乳喂養(yǎng)的嬰兒血液中瘦素含量高于用配方奶粉或牛奶喂養(yǎng)的孩子,這對于新生兒適應宮外環(huán)境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