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 2009-06-17 16:03:51
人的手指是大腦的“駐外”器官,大腦內部有與每一個手指相對應的“運動區(qū)”,幼兒手指的每一個運動都在刺激大腦中的手指運動中樞;反過來,大腦的運動中樞調動了手指的運動。正是大腦活動中樞和手指動作反復作用,形成了手腦互相促進的循環(huán)。動手訓練不僅能有效促進幼兒手部肌肉的靈活。而且還能促進幼兒智力水平的提高。具體表現(xiàn)在,一是動手訓練能夠增強幼兒記憶能力。人的一舉一動都要受到大腦的支配,各種各樣的動作,能使相應的腦細胞得到鍛煉。二是動手訓練有利于幼兒思維敏捷性、靈活性的發(fā)展。西方學者克洛韋爾曾說過:“動作是智力大廈的磚瓦”。幼兒在動手拼拼、搭搭、拆拆活動中,能根據(jù)問題的變化,按照不同材料和條件及時地改變思維方法,并會用創(chuàng)造性的方法抓住問題的本質。
除此之外,動手與非智力因素發(fā)展也關系密切。一是動手活動能有效發(fā)展注意力。對幼兒來說,讓他認識一個物體,掌握一種技能或明白一個道理,光靠家長的說教或直觀演示是不行的,必須讓幼兒親自感知動手來實現(xiàn),只有直接施于動作,被認識的對象才能進入意識中。二是動手活動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意志力和獨立性。其一是動手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意志力。家長在訓練幼兒動手能力時,可有意識地設置一些困難來磨煉幼兒,培養(yǎng)幼兒專心致志,堅持到底的毅力。教育他們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要多動腦筋、想辦法,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去加以克服困難。其二是動手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性。一般健康幼兒在三歲前就有意志的萌芽,能初步借助語言來支配自己的行動,出現(xiàn)獨立行走的愿望,如:“我要———”“我自己———”因此家長除應有意識地讓幼兒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外,還可以讓幼兒練習一些復雜的活動內容,如縫扣子,給布娃娃和玩具小動物縫制簡單的服裝,幫著大人擇菜、包餃子、洗刷碗筷、到不遠的地方買東西等,以此來訓練幼兒獨立完成任務的良好生活習慣。
那么如何培養(yǎng)幼兒動手能力呢?
日常生活中幼兒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楊振寧博士在對中美學生的調查比較中,很中肯地指出,中國孩子動手能力差,膽小,怕出錯,不善于選擇和剔除,不善于提出問題,崇拜權威。所以我們做家長的應更加滿足孩子的動手動腦的需要,在動手動腦探索活動中,發(fā)揮他們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動手,養(yǎng)成愛動腦思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習慣。這需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動手技能,如抓、握、倒、擠、夾、敲、剪等;生活自理能力比如穿脫和整理衣服、梳頭、洗臉、洗手帕等;照顧環(huán)境能力,比如掃地、擦桌子、切水果、分碗筷、收拾玩具、拔草、澆花等,既能鍛煉動手能力,又能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動手能力應從嬰幼兒開始,三歲幼兒身體和手的基本動作已比較自如,還能夠掌握一些精細動作,所以生活自理能力的練習要在此時抓緊培養(yǎng)。同時還要利用幼兒好模仿的特點,鼓勵支持幼兒模仿大人的生活。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