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16 13:54:45
亞拉巴馬大學心理學教授克雷格?雷米等人的一項長期研究對此提供了有力證據。他們把一批貧困家庭的4個月嬰兒分成兩組:一組送進教育中心,那里有老師教他們做游戲和唱歌;另一組不進行早期教育,只給他們提供足夠的營養(yǎng)。到學齡前期,第一組兒童的智商比第二組高10-20分。到15歲時,第一組孩子的語文成績和數學成績均高于第二組。
遺傳是影響孩子智商的重要因素,但家教的作用也不可低估。尤其是在孩子大腦的發(fā)育階段,父母的培養(yǎng),哪怕只是玩捉迷藏等簡單的游戲,都有促進孩子智力發(fā)育的作用。
亞拉巴馬大學心理學教授克雷格?雷米等人的一項長期研究對此提供了有力證據。他們把一批貧困家庭的4個月嬰兒分成兩組:一組送進教育中心,那里有老師教他們做游戲和唱歌;另一組不進行早期教育,只給他們提供足夠的營養(yǎng)。到學齡前期,第一組兒童的智商比第二組高10-20分。到15歲時,第一組孩子的語文成績和數學成績均高于第二組。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別呢?雷米說,是早期教育促進了大腦發(fā)育。
嬰兒出生時便有幾十億個腦細胞,稱為神經元。有的神經元在孩子出生前就彼此相連,調節(jié)心跳、呼吸等基本生理活動。其余神經元則在后天經歷刺激后才能相通。孩子發(fā)育時,神經元形成的突起為彼此的聯系和指揮生理活動鋪平道路。例如,眼部神經元的突起延及大腦視覺皮質,可”翻譯“眼之所見,并經其他神經元突起的聯系,指揮人對所見之物作出反應。這類經歷每重復一次,神經元之間的聯系就被加強和鞏固一次。嬰兒0-2歲時,腦細胞發(fā)育迅速,神經元聯系劇增。到2歲時,腦細胞之間已有300多萬億條聯系。同時,未彼此連接、未經使用的腦細胞則被”廢棄“。
如果嬰兒2歲以前錯過了促進某些腦細胞發(fā)育的機會,是否會終生有智力障礙呢?不會,因為腦細胞聯系的建立在整個兒童期都很頻繁,而且有大量的機會促進它。父母在整個兒童期對孩子智力的開發(fā),都會是有成效的。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微信
gh_5735a1f9f07c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廣告服務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條款 - 誠聘英才 - 教育圖譜 - 手機版
京ICP備09042963號-17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155號
幼教網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17 banilagirl.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