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6-11 11:09:21
孕早期
●問題:孕前不良因素。吃了感冒藥、避孕藥、拍了X光片、用了電熱毯、鄰居裝修、長時間用電腦、看電視、發(fā)燒、藥物過敏等,為此反復在專家門診就診,會就同樣的問題反復詢問,只要有一人說會影響孩子的發(fā)育,那么好了,焦慮情緒立即產生,并惡性循環(huán)下去。
應對:其實,準媽媽們不知道,這種焦慮情緒比上面任何一種問題都可能會對孩子的發(fā)育造成影響。當然是比較而言的,焦慮情緒也并不一定就會影響孩子的發(fā)育。并且,隨著現(xiàn)代科技,尤其B超畸形篩查、彩超、羊水穿刺等的普及,新生兒畸形發(fā)生率已經大大降低。
●問題:孕前無不良因素,但對孕期檢查非常在意。諸如小便化驗尿糖出現(xiàn)(+)、B超早期篩查部分臟器未看清楚、B超檢查時間長、多次B超檢查、陰道少量流血、弓形蟲抗體陽性等。這些也是眾多孕婦們擔心的問題。
應對:找醫(yī)生問清楚,問題就可迎刃而解。其實,根本沒必要擔心,這些都不是什么大的問題,只不過是一些醫(yī)學常規(guī),絕大部分孕婦都可能碰到。心情舒暢比什么都重要。
孕中期
步入孕中期,準媽媽已基本適應孕期生活。雖然對自己的高危因素還耿耿于懷,但顯然已接受現(xiàn)實――即這個孩子肯定要生下來的。但還會碰到令人煩心的事情。
●問題:胎兒過小。加強營養(yǎng)后仍然小,醫(yī)生要求入院,準媽媽們如臨大敵,覺得孩子有問題了,有可能像醫(yī)生所說的那樣――宮內發(fā)育遲緩,孩子可能有畸形或不聰明。于是,反復就診又開始了,希望能聽到相反的結論。
應對:其實,聽醫(yī)生的,要坦然面對,放松心態(tài),你要知道醫(yī)生是將多種可能性的分析意見告訴你的,并不一定你的情況就是這樣。
●問題:B超檢查胎兒心臟有強光點。知道這個結果后,就日也思,夜也想,萬一生下個先天性心臟病的寶寶怎么辦?盡管醫(yī)生解釋,這樣的機率非常小,但仍不能釋懷。
應對:你要知道,醫(yī)生沒有證據(jù)說孩子心臟完全沒問題。醫(yī)學發(fā)展在目前還不能洞悉一切。需要共同承擔可能存在的風險,盡管這樣的風險也許非常非常小。為了一個概率極低的問題而大傷腦筋,讓壞情緒滋生而持續(xù),實在是得不償失。
孕晚期
經過早、中孕期的沉淀,到了孕晚期,準媽媽們已經欣然期待著寶寶的降臨。但是,令人焦慮的事情又接踵而至了。
●問題:分娩方式的選擇。可以順產的,怕半路生不下來,又要挨一刀;或者怕痛的,就想盡辦法要做剖宮產;高齡產婦有并發(fā)癥的;怕剖宮產對孩子不利;想體驗陣痛的,就拖著要順產。與醫(yī)生的建議相違背,當然焦慮情緒就產生了。
應對:應聽從醫(yī)生的建議。因為醫(yī)生畢竟見多識廣會全面衡量,不要因為一、二個負面例子就被嚇壞了。醫(yī)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肯定是會幫助你的。
●問題:睡眠障礙。有很多準媽媽到了孕晚期,由于要維持左側臥位、怕壓著孩子或孩子胎動頻繁而幾乎不能睡好。有些準媽媽惡夢多,常睡不深。
應對:睡眠障礙實際上是焦慮或抑郁情緒的直接反應。由于考慮左側臥位而影響睡眠,是得不償失的。準媽媽完全可以隨意改變睡姿,只不過盡量朝左側一些罷了,勉強絕對朝左睡是沒有必要的。怕壓著孩子,其實也是焦慮的一種表現(xiàn)。除了向下趴著睡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伸展,仰臥時間過長可能發(fā)生體位性低血壓。右側睡姿也不會對孩子造成過多的影響,孩子是會調節(jié)自己的姿勢的。你舒服了,孩子也會感到舒服的。準媽媽們不一定要放棄自己平常的習慣,只要放松心態(tài),許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