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09-05-27 15:31:11
記得樂樂剛學說話的時候,姥爺偶爾教他幾個單詞:“door”“water”“pen”。那時我們只覺得孩子說得好玩,大人聽了很有成就感。后來,我們有很長一段時間忘記了這件事。當我在孩子3歲時看到《寶貝比我強》這本書的時候,立刻買下,在很短的時間里讀完,并開始在孩子身上應用。
說英文期間,孩子有過反感的情況,他甚至會說:“我們是中國人,說中文,不說英文。”我也經常把注意力放在他的游戲上或者所讀的書的內容上,忘了說英文。但這沒關系,他不想說的時候,我就不說,第二天再說。如果我忘了說,等我想起來了就趕緊說幾句。
說的內容都是結合孩子日常生活的。像“小便”“晚霞”這種詞,以及他4歲學畫畫涉及的顏色,如“土黃”“藤黃”,我以前不會,但沒關系,我可以查字典、查金山詞霸,邊學邊教。為此,孩子也知道了查字典、到詞霸網站查單詞的事。有一次,我沒有查字典就說出來了,他驚訝地問:“你怎么沒查字典?”我笑笑說:“我以前學的,記在腦子里了,想用的時候就出來了。”
讀書的時候也可以經常“冒”單詞,主要說一些主題字。一開始,我沒有注意到讀英文書的方法,總是說很多的英文句子,結果孩子很反感:“我聽不懂,說中文,看中文的書。”后來,我意識到要保護孩子讀書的興趣,即使不讀英文故事書,讀中文故事書的時候也“冒”單詞,以不影響孩子理解故事內容為前提,一點一點地增加。
兩年下來,他已經能夠接納英文了,偶爾和我還會產生簡短的英文對話。一次,我請他給我接水喝:“Ineedwater.(我想喝水。)”樂樂問我:“為什么說I,不說me?”正在另一個房間的爸爸(爸爸食品)聽到這樣的問話,非常欣喜,就遠遠地說:“me是賓語。”因為離得遠,孩子沒有聽清:“什么?”
我想,這么小的孩子如何能夠理解爸爸的這種解釋呢,還得解釋什么是賓語?墒沁@個時候不解釋簡直就錯失良機呀,我趕緊想了想,說:“如果是我發(fā)出的動作,就說I;如果是我接受這個動作,就說me。”我舉了一個例子:
“Givemesomewater,please.”(請給我一些水。)
樂樂想了想,說:“如果說GiveIsomewater,別人就聽不懂了。”
最有趣的是,一次樂樂發(fā)燒,沒有胃口,姥爺買了小蛋糕。晚飯時,我拿出來想給樂樂吃。樂樂一看見飯桌上的蛋糕,眼睛變大了。
我說:“Happy看見cake,眼睛就big。”(Happy是我給他起的英文名。)
樂樂馬上說:“Happylookcake,眼睛怎么說?”
“Eye.”
“Happylookcake,eyebig.”
我意識到樂樂在造句呢,于是說:“Happylooksatcake,eyeschangebig.”并讓樂樂也說了一遍。后來想想,應該說turn這個詞更恰當。不過我不在意語法和詞匯的準確,關鍵是感覺和接納。
吃的時候,我自己也品嘗了一口:“Toosweet.”(太甜了。)樂樂舉著三個手指說:“Three(三個)sweet.”他以為我說的是:“Two(兩個)sweet.”
一個周日的下午,他在自己房間玩“過家家”,嘴里用英文不停地說著什么。當時我在收拾別的房間,沒有注意。等他說第二遍的時候,我立刻悄悄把錄音筆放在他的門外,給錄下來了,想以后作為鼓勵他學習英文的一個資源。
盡管不是每個媽媽都會像《寶貝比我強》的作者羅翔和湯崢嶸那樣,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雙語養(yǎng)育的環(huán)境,但是他們的那種精神是可以學習的。
盡管我的英語口語很“臭”,但是用來啟蒙孩子還是綽綽有余的。我的目的在于讓孩子對語言敏感,對英文感興趣。讓5歲的孩子把英文說得很多、很流暢,不是我真正的目的,這也不是我的強項,我何必自尋煩惱呢?
再者,我自己一貫的主張是,在孩子小時候接受新事物時,重點在于激發(fā)他的敏感和興趣,而不是掌握技巧和技能。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