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09-05-21 15:41:25
鏡頭四:住在高層,孩子經(jīng)常在家里踢球、拍球,或是做別的,會發(fā)出很大的響聲,樓下住著老年人。
媽媽a:我會對孩子說:“注意些,小聲點兒,樓下住著爺爺奶奶,還在休息呢。如果我們樓上的人弄出很大的響聲,你高興嗎?咱們到樓下踢球去,好不?”孩子一般都能聽懂,于是就養(yǎng)成輕拿輕放的習慣了。
媽媽b:家里有孩子嘛,他們會理解的。
鏡頭五:周末的超市里,人很多。媽媽帶著孩子排隊,孩子嚷著要走,等不及了。
媽媽a:我的臉上始終很平靜,輕聲對孩子說:“別急,很快就輪到咱們了。你先看看那個臺子上放著多少瓶礦泉水啊,數(shù)一數(shù)……”先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然后跟孩子講,做什么事情都講究秩序,有條不紊地反而快,碰到事情要有耐心等這種遇事的修養(yǎng)。
媽媽b:不停地抱怨:“真煩人,不該這時候來,怎么這么慢!”一臉的不耐煩。
鏡頭六:帶孩子去公園等休閑場所游玩,因寶寶只顧玩得高興了,往往記不起及時小便。
媽媽a:到公園前或剛到公園,我就提醒孩子要不要先去一下廁所。游玩過程中,路過公廁,我都要問問孩子,提醒他不能隨地小便。
媽媽b:兒子常常玩得高興時,忽然大叫:“媽媽,我要尿尿!”我身手敏捷地將他抱起,直奔不遠處的一棵大樹,讓孩子方便。倘若實在憋不住了,就地解決也是常有的事。
鏡頭七:孩子在幼兒園,聽老師說是個很聽話的乖孩子,偶爾還很照顧別的小朋友。可是,一回到家,他突然就變得任性起來,該做的不做,還抱怨大人“討厭”……人們常叫這樣的孩子為“窩里橫”。
媽媽a: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我就與他聊聊天,做點或說點他高興的事情,比如捉捉迷藏講講笑話什么的。有空還與他的老師多接觸,也許有時候老師對于表現(xiàn)好一點的孩子,反而關照的少,沒怎么注意,孩子有失落感,那么就與老師多交流,同時有意識地告訴他好孩子回家也是一樣,幫媽媽做點事啊什么的。只要有進步,就可以當著他的面在老師面前夸贊他幾句,漸漸地孩子也能理解別人的立場和心情了,逐步改掉家里家外“兩張皮”的毛病。
媽媽b:孩子這樣表現(xiàn),我很惱火,覺得還是缺少嚴厲管教:在幼兒園,一定是懼怕老師,回家就跟家長撒嬌耍無賴。當他表現(xiàn)不好時,我就嚇唬他,我明天就告老師說你在家很不像話,這招有時候挺靈,他立馬就默不作聲了。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