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09-05-11 14:08:36
人體需要量少、新生兒卻極易缺乏的維生素K,是促進血液正常凝固及骨骼生長的重要維生素。在寶寶出生后第一次體檢時,醫(yī)生都會特別指導爸爸媽媽幫寶寶補充維生素K,使維生素K進入寶寶的身體和大腦。因為維生素K無法通過人的身體形成,所以在日后,寶寶還需要通過飲食攝取維生素K。
維生素K分為二大類,一類是脂溶性維生素,即從綠色植物中提取的維生素K1和腸道細菌(如大腸桿菌)合成的維生素K2。另一類是水溶性的維生素,由人工合成即維生素K3和K4。最重要的是維生素K1和K2。脂溶性維生素K吸收需要膽汁協(xié)助,水溶性維生素K吸收不需要膽汁。
生理功能
維生素K控制血液凝結。維生素K是四種凝血蛋白(凝血酶原、轉變加速因子、抗血友病因子和司徒因子)在肝內合成必不可少的物質。缺乏維生素K會延遲血液凝固;引起新生兒出血即使供給大量的維生素K1和維生素K2的天然形式也不會中毒。
食物來源
牛肝、魚肝油、蛋黃、乳酪、優(yōu)酪乳、海藻、紫花苜蓿、菠菜、甘藍菜、萵苣、花椰菜,豌豆、香菜、大豆油。
補給須知
如果使用抗生素,造成腸內細菌數(shù)量減少或功能降低,維生素K便會相對不足;
同時攝取維生素K(即使來源為天然食物),將使抗血液凝固劑的藥性產生反效果;
服用維生素K補充品后如有臉泛紅、發(fā)紅疹、腸胃不適、皮膚搔養(yǎng)等過敏癥狀,應立即停用,并請醫(yī)師診治。
主要功能
防止新生嬰兒出血疾;
促進血液正常凝固。
缺乏癥狀
新生兒出血疾病,如吐血、腸子、臍帶及包皮部位出血;
不正常凝血,導致流鼻血、尿血、胃出血及瘀血等癥狀;
低凝血酶原癥,癥狀為血液凝固時間延長、皮下出血;
小兒慢性腸炎;
經常流鼻血者;
近期有嚴重灼傷或外傷者;
正服用抗生素者;
早產嬰兒;
缺乏足夠膽汁吸收脂肪者(需經由注射補充)。
日服用量
嬰兒因假設腸內尚無細菌可合成維生素K,建議自食物中攝取每公斤體重2mcg的量,一般成年人一天約自食物中攝取每公斤體重1mcg~2mcg的量便足夠。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