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09-04-10 10:16:44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是時下很流行的一句“名言”,“理財”已漸漸成為現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是讓兩三歲的小寶寶就開始學習“理財”是不是太早了點兒?其實一點兒也不早,專家告訴我們“財商”教育需從娃娃抓起——
課程一:教寶寶認識錢幣
認識錢幣是寶寶學習“理財”的第一課。桐媽對桐寶的“啟蒙”是從游戲開始的:首先,將1元、5角、1角、5分、2分、1分不同面值的硬幣碼成一堆,然后兩個人閉上眼睛,分別從硬幣堆中各摸出一枚進行比較,面值大的贏走面值小的。初玩時,桐寶基本上是瞎玩而且經常“耍賴”,待后來,他真正理解了硬幣面值與價值的關系后,便開始“愿賭服輸”了。
專家點評:寶寶3歲以后,媽媽們就可以開始嘗試著教他們認識錢幣了。當然,教寶寶認識錢幣不僅是指教他們認識硬幣和紙幣的面值,更是要讓他們理解“錢”的實際意義。對于再大一點兒的寶寶來說,媽媽們可以進一步地教他們了解貨幣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另外,日常生活中,媽媽們也不妨經常讓寶寶幫忙數數錢或換零鈔,這樣不僅能提高他們的數數及運算能力,還是對他們基本生活技能的一種培養(yǎng)。
課程二:給寶寶零花錢的學問
桐媽小時候很少得到零用錢,所以直到現在對錢也不是很有概念。為了不讓桐寶重蹈覆轍,從他3歲起,桐媽就堅持每個星期給他1元零花錢。起初,桐寶只是將得到的硬幣們統(tǒng)統(tǒng)收集起來,裝到自己的小錢包里,有事沒事地搖晃搖晃,嘩啦嘩啦地聽著取樂。后來,桐媽專門帶他到商店“消費”了一回,才使他切身體會到“有錢人”的快樂!
專家點評:寶寶年齡越小,計劃和控制能力就越差,因此,給零花錢的時間間隔就應越短,當然相應的所給零花錢的數目也應越少。建議7歲以下的寶寶每月的零花錢不應超過10元,并最好是按周“支付”。
課程三:讓寶寶支配自己的錢
如果只是讓寶寶們像葛朗臺一樣抱著他的“錢幣”睡覺,那么零花錢就失去了它應有的意義。所以媽媽們不僅要教會寶寶認識錢,更要教會他們如何聰明地花錢。桐媽的做法是:幫助桐寶做好零用錢的支出預算及財產評估。例如,桐寶看上了一輛玩具小汽車,桐媽便會告訴他相應的價格,并幫他計算需要多久他才能攢齊足夠的錢。接下來,在桐寶每次領取零用錢時,桐媽還會提醒他離目標有多遠。
專家點評:媽媽們要讓寶寶明白,只有審慎地選擇、合理地購買,才能更好地支配自己的零花錢。在選擇時,媽媽可以幫助寶寶分辨哪些是必需的,哪些是可有可無的,哪些又是浪費,要讓他們學會有理性地取舍。在購買時,媽媽可以教寶寶比較貨品的價格和質量,以及計算所需的錢數和找回的余額。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