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婦女》 2009-04-08 13:51:38
我們熟悉的李瑞英是《新聞聯(lián)播》里目光銳利、思維敏捷的形象,但生活中的她更有柔和豐富的另一面。
一個評價:
性格好,沒是非
談到中央電視臺,直到今天,她依然對邢質(zhì)斌、劉佳心存感激。“沒有她們就沒有我的今天。”她們看了她的帶子,又向她的同班同學羅京了解了她的為人,聽到的評價是:性格好,沒是非,懂事。他們合力幫她爭取到了這個機會。
兩個軟肋:
怕輿論誤解,怕同事不和
2000年前后,是她對網(wǎng)絡(luò)最恐懼的時候,一些不負責任的編造沉重地壓在她心頭,眼淚動不動就會奪眶而出。
網(wǎng)上最熱炒的一件事是“李瑞英否認自己是河南人”。那是她去參加“挑戰(zhàn)主持人”的節(jié)目,參賽的主持人把她當嘉賓模擬采訪,問,你是河南人怎么學的普通話?李瑞英脫口而出,雖然我的祖籍在河南,但我出生在北京,不存在要轉(zhuǎn)變河南口音的問題……節(jié)目一播出,立刻惹來網(wǎng)民爭議。
她認真反思了自己的失誤。“我不能認為自己很懂就不去做充分的準備,讓人在語言上挑出瑕疵,我今后要少參加活動,新聞主播要少讓人議論,保持新聞的權(quán)威性。”
而同事不和是最容易讓她做噩夢的事。她對新來的年輕人有一個非常明確的要求,你可以有喜歡的人也可以有不喜歡的人,但不許互相說壞話,不許有沖突。
兒子嫌媽媽“傻”
李瑞英的兒子特立獨行,填家庭社會關(guān)系的時候,不填媽媽只填爸爸,他是怕同學以特殊的眼光看他。從小到大,李瑞英都不把兒子當小孩看,兩口子的教育都是,你是男子漢。爸爸在美國工作的時候,媽媽帶孩子去玩。媽媽就說,我可不認路啊。結(jié)果兒子走到哪里都死死記路,無論繞多遠,他都能把媽媽帶回來。遇到有人找李瑞英簽名,兒子就很不以為然:“你又不是明星,簽啥名,姚明和周杰倫還差不多。”有意思的是,兒子認為“媽媽挺傻的,智商不如他和爸爸。”
和丈夫是青梅竹馬
李瑞英的丈夫和她是一個院兒長大的,從小因為兩家住得近,就分到一個學習小組,考試不是她第一就是他第一。后來,他考了北大經(jīng)濟系,她上了北京廣播學院。
大學畢業(yè),他到社科院讀研究生,她則分到了南京。正失落的時候,他媽媽帶著他去她家里安撫:你先去,將來他從社科院畢業(yè)了也去南京,挺好的。她從南京回來的第二年,他們就結(jié)婚了。丈夫的愛好是看書,有時候窩在家里看書能一個星期都不出門。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