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陸梓華 2009-01-21 09:34:38
中考、高考之前,學校通常組織學生模擬考,提高學生應考能力,然而,最近,記者身邊不少幼兒家長說,自己的孩子也在為“模擬考”緊張忙碌著。
原來,為了幫助孩子增加進入名牌小學的機會,有幼兒教育機構請來區(qū)內名牌民辦小學任課教師,面向幼兒園大班孩子辦起培訓班,并根據各校“面試”熱門考題,組織起模擬考,提醒家長如何利用最后幾個月時間,“沖刺”一下。
1.無奈別人都學豈能落后
從去年暑假開始,幼兒園大班男生小杰就被媽媽送到了某學前教育班,每周六上午8時至11時,連續(xù)上拼音識字、邏輯思維、看圖說話三節(jié)課——根據授課老師經驗,這是小學“面試”最常涉及的內容。此外,小杰每周還要有兩個晚上,接受少兒英語口語考級培訓。
小杰原本是個愛學習的孩子,在幼兒園跟著老師做游戲,唱歌謠,回家還把新學的英文單詞掛在嘴邊?墒,幾個月學前班上下來,小杰卻不再主動開口,而要媽媽每天半個小時、一個小時盯在身后背單詞。
“看著孩子這么辛苦我也很心疼”,小杰的媽媽曾是名幼兒園老師,說起兒子滿滿當當的日程表,她挺無奈,“別的小朋友讀小學前,做的簡歷都有厚厚一本,我也不敢只拿一疊兒子照片湊數呀!”
2.擔憂應試技巧束縛思維
雖然學前班老師也認為小杰“考”上名校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媽媽還是擔憂,自己是在一點點消耗孩子的快樂和想象力。
為了讓孩子“考”小學不蒙,老師還準備了一場模擬考試,并將“應試技巧”一股腦告訴孩子。例如,很多小學“面試”時有看圖說話的內容,老師們叮囑孩子不要自由發(fā)揮,只能說畫面里看到的東西;考數學邏輯思維,如果老師就一幅圖畫提問:“小鹿的樓上住的是誰”,不能僅僅回答二樓住的小動物,一定要把二三四樓的小動物都說進去。如果老師問起家里誰經常陪你玩,最好說爸爸媽媽一起陪,這樣,老師才會對你的家庭教育情況留下好印象。
3.提醒“后發(fā)制人”同樣優(yōu)秀
“提前學能學得進去的孩子,天資肯定不錯,但并不是說,孩子必須學得早,才會脫穎而出。”總結多年教學經驗,閘北實驗小學教導主任陳江燕說得很中肯。
她現在教的5年級班里,有個男孩沒有上過學前班,一、二年級時學習成績是中下水平。身為大學教師的父母很開明,沒有讓兒子參加任何補習班,而是把喜歡運動的孩子送到各種訓練班。沒有“高壓”政策,只有充分的信任,孩子在三年級以后慢慢“發(fā)力”,漸漸從中下游一直“游”到了班級前列。
陳老師提醒家長應該擔心的是,“拔苗助長”可能造成的厭學情緒和課堂的低效率。與其雙休日奔波在各培訓班,不如讓孩子學習一門他喜歡的才藝,釋放學業(yè)給他帶來的壓力。陳老師坦言,每年新生入學,總有孩子覺得自己學得早,懂得多,看不起同班同學。“為孩子保持一份童真,讓他學會愛”,老師們認為這才是一年級新生真正的起點。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