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luò) 2008-10-10 09:25:08
圖表:吃零食5注意 新華社發(fā)
吃零食是孩子的生理需求
父母全盤否定零食的做法以及爺爺奶奶縱容吃零食的做法同樣都是不可取的。吃是人的天性。小孩子愛吃零食是正常的,甚至可以說,吃零食是孩子的生理需求。孩子的好奇心比較強烈,喜歡形狀稀奇古怪的東西,口味也偏甜。酸酸甜甜的零食賣相好、花樣多,與一日三餐的主食不一樣,帶給孩子新鮮的感覺。因此,十個孩子中有九個都愛吃零食。
不少孩子因為吃太多零食而吃不下主食,長此以往容易引起營養(yǎng)不良等,因此醫(yī)生、老師都不鼓勵孩子吃零食。父母接收了不少這樣的信息,就理所當然地誤以為孩子是不能吃零食的,否則就會營養(yǎng)不良。這種緊張的心理使他們在對待孩子吃零食的問題上,采取了全盤否定的態(tài)度。
零食能補充微量元素
零食,顧名思義,就是正餐以外的食物。對于正餐、主食而言,它起著一種額外、輔助的作用。因此,在提供營養(yǎng)方面,它也是扮演著額外、輔助的角色。如瓜子、花生仁、葡萄干、大棗、話梅、山楂、果脯等這些脫水干燥類的零食,能為人體提供少量的蛋白質(zhì)、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咀嚼時還能有利于口腔健康,因此父母不要談零食而色變,一概拒絕零食。這恐怕是有“因噎廢食”之嫌了。但應(yīng)該怎樣吃零食呢?
怎樣吃零食
第一:掌握度,不能大量吃
零食可以吃,但要把握一個度。健康吃零食有三大原則,首先是不能大量吃。每個人吃東西,一定程度就會有“飽”的感覺,之后就再難吃下其他的東西,通俗地講,也就是有“食量”。大量吃零食,就會直接地占去對成長有幫助的主食的位置,使腸道難以吸收到足夠的營養(yǎng),以供身體生長發(fā)育。長期以往,容易引起營養(yǎng)不良,造成個頭矮小等嚴重后果。
第二:吃零食應(yīng)該在飯后
人由于低血糖,刺激了胰島素的分泌而產(chǎn)生饑餓感,而零食大多含有較高的糖份,飯前半小時至一小時內(nèi)吃零食,雖然可以緩解低血糖現(xiàn)象,不餓了,但是卻容易令人沒有欲望吃對成長有幫助的主食。而且在飯前吃零食,消化了一部分消化液,再吃主食的時候,容易使孩子消化不良。
第三:不能將零食作為獎勵品
父母或長輩不要將零食作為獎勵、懲罰、安慰或討好孩子的手段,讓孩子養(yǎng)成以吃零食作為“交換條件”的壞習性。因為長期以往,孩子會形成一種錯覺,以為獎勵的東西都是好東西,無形之中在心理上產(chǎn)生一種認知感,這些食物是應(yīng)該吃的,而且很好吃。
特意對1-3歲孩子的家長提個醒,不要給孩子吃難消化的零食。煎炸、刺激性大的零食也不應(yīng)該吃。在吃零食的時候,家長也要注意孩子的安全,如體積小的花生、糖、果凍等,以免引起窒息意外。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