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聞晚報 作者: 2007-09-26 15:23:53
本次主題為“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媒體傳播:教育與研究”。而有關兒童與新媒介的使用與認知也成為專家關注的熱點。來自上海大學影視學院博士生的倪琳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在2006年上海青少年兒童平均每天的媒介接觸時間中,電視仍然是本市兒童每天接觸最多的媒體,平均每天1-2小時,占 26.4%。相比之下,有一半以上的青少年兒童每天不接觸網絡。新媒體成為中國兒童的“奢侈品”,兼具作為家長促進孩子學習和考試的奢侈品。
“對于中國兒童而言,新媒介所謂的奢侈,不僅僅指價格和消費問題,而是指在兒童學習和生活時間中所占的比例!”倪琳補充說明,中國家長和教育界并沒有對新媒介采取完全積極的態(tài)度,而是被動地適應新環(huán)境,勢必造成兒童在接受與運用新媒介上的滯后。
倪琳介紹說,早在2000年,美國70%的兒童平均上網1-2小時,雖然室外游戲、伙伴交流等仍是兒童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兒童使用計算機和互聯(lián)網的時間已超過了看電視的時間。在美國,兒童開發(fā)網站當老板已不是奇聞怪論。美國教育人士對此也較為肯定,因為在他們看來,互聯(lián)網技術的使用是互動的,而看電視是被動行為,并認為孩子們正在利用互聯(lián)網“做研究工作”。
專家建議,中國中小學教育應盡快將新技術教育放在議事日程與實際操作流程中。老師應教會學生學會利用新媒介收集信息,加工處理數(shù)據(jù),用電子傳播工具與他人合作,發(fā)表作品,與同伴、專家和公眾進行交流。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